首页 > 图书中心 >图书详情

佟先生教写议论文

"自古文章无定法,考场作文有规则。 "

作者:佟世祥
   
定价:49
印次:1-3
ISBN:9787302651802
出版日期:2024.01.01
印刷日期:2024.11.27

本书结合作者30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跟古文大家学写作”的主张,以“起承转合”为行文章法,得议论文写作要旨。书中归纳了论点型、范围型、关系型、比喻型、时事评论类、人生事理类六种议论文题型,并结合高考真题和学生的优秀习作,从命题特点、审题立意和行文表达等方面讲授写作方法,选题和选文跨越省市,涵盖全国,具有普适性。全书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呈现,读书如临课堂,易学易记,生动不枯燥。

more >

引言 曹丕《典论·论文》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学生作文, 按照“凡著于竹帛者为文章”的说法,是可以列入文学之列的,所以,也是盛事。 文以载道,建言树德。或阐述义理,或激浊扬清,或评论时务,或发表己见。 既读书致用,又指点江山。写作是学业能力要求,更是自我教育提升的过程。 学子借此表达思维思想,直通修齐治平。 文章是文心的表达。文品关乎人品,文章的格局气象,是作者格局气象 的折射。先秦诸子、史圣司马迁、韩柳欧苏等文学大师,是写作楷模。后辈 学子当秉承先贤经世致用、务去陈言的创作传统,胸怀家国,腹有诗书,写 出文质兼美的文字。以下两篇发言稿详述此旨,谨供参阅。 胸怀家国文始大 ——在2018年中国校园文学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我校语文组,让我在这个会上做个发言。那我就以语文教师的身份,仅 从写作教学的角度,把我的一些观察、思考和做法说一说,以供借鉴。 在2015年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写作高端论坛上,我讲过一节写作课,课题 是“腹有诗词文自华”。大旨在传达写作与诗词修养的关系,积淀诗词,提升 文采。今天,是从文章境界、气象上谈,题目为“胸怀家国文始大”。 大笔写大字,大手笔才能写出大文章,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大境界、大 气象的文章,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这确实是个问题。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具有多重身份、多种面貌的时代。可以说现在 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过剩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垃圾充斥的时代;可 以说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出版繁荣的时代,当然也可以说是一个消解文字、形 式超过内容的时代。曾经有过一个时期,英雄退役,崇高贬值,信仰缺失,小 佟先生教写议论文 IV 我盛行。世风影响文风,流风所及,在中学生写作中,也有此反映。比如,谁 写理想是当英雄、当科学家,谁就虚伪、不切实际;谁写日常俗人、无聊琐事, 谁就真实、贴近生活。谁写自我个别,谁有个性;谁写大我共性,谁就平庸。 谁书写当下,谁接地气;谁歌颂传统,谁陈腐。近年来,这种文风虽有好转, 但仍余波未息。当然,写自我,写琐事,写小心思、小感触、小情怀,也不是 不行,有时也感人。但我只是觉得它们小,有些还是那种藏在皮袍下面的“小”。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确,当我们的笔触写到江山草木、 雪夕霜晨、蓝天黄土;当我们的目光触及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民生疾苦;当 我们把个人的痛苦欢乐、忧愁憧憬,与他人的生活、社会的发展、祖国的明 天紧密相联,文章格局便为之一改,文风境界便为之一开,情调气象便为之 一新。“一个作家不能使自己伟大起来,无论是描写自身的痛苦还是幸福。只 有将自己的痛苦和幸福与全人类联系起来,他才能走向伟大。”契诃夫如是说。 谁能够否认这种教诲呢? “风月一天诗酒料,文章千古性灵花。”一天的风月是饮酒作诗的好材料, 千百年来的文章是性灵开出来的花朵。有什么样的性灵,就开出什么样的花 朵。麻雀鸣叫,雄鹰也鸣叫,唱的不是一支歌。基于这些考虑,我便从陶冶 情操、培养性灵、开拓心野、壮大精神入手,引导学生走出小我,心存家国; 跨越平俗,走向高尚;忘却卑琐,接近崇高;摒弃浮华,崇尚质朴。有如此性 灵,方可写出具有阳刚美的文字,才有刚健质朴的中国校园文学。 2017年4月12日,在海淀区作家协会的倡导下,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我校成立了文学社,文学社取名为“新生”。在成立大会上,我讲了下面这些话: 社名取自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后筹办的第一本刊物《新生》,是新的生命的 意思。我们以“新生”为名,其旨意是继承鲁迅先生的精神余脉,提倡“为 人生”的文学。因为80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国民性的改造任务还远远没有完 成,他所揭露的“国民性”依旧在今天的“看客”身上显现,他所抨击的“精 神胜利法”仍在发酵。鲁迅的身影,从二十世纪走来,他还将走进下个世纪 去。今日的中国青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时下,由于种种政治、 经济、历史主题的变奏,文学越来越边缘化、功利化、世俗化了。文学的天 引言 V 地生长出一丛丛的灌木与杂草,少见参天的大树。刚刚辞世的著名军旅文艺 家阎肃生前曾说:“我们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 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文学是人学, 是为人性的,而我们更提倡“为人生”的文学,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倡导 有家国情怀、关注现实的刚健质朴的文风,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是一种美;“关西大汉, 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也是一种美。愿我们校园文学的百花园中, 多开出一丛丛雪莲寒梅,多挺出一棵棵木棉梧桐,那会是何等壮美的景象! 春天来了,东风劲吹。祝愿我们中国校园文学的园地,枝干挺拔,花团 锦簇! 作者 2018年3月 腹有诗书文自华 ——在人大附中写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就学生作文的评判而言,语言是第一评价标准。这话虽有些夸张,但却 是真话、实情。因为阅卷人直接面对的是语言文字。语言有文采,是好文章 的标准之一,也是阅卷者打高分的凭据。同等条件下,即使是偏题、跑题文, 有文采的文章也多被阅卷人提一个档次打分。因此,文章有文采,这是师生 共同的追求。 什么是有文采? 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一文中说:“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 ‘辞达而已矣。’……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这是大文豪苏轼的文采 观。苏子以为,辞达意就有文采。我的理解是:辞达意即文与质合,即文章的 表达形式与内容思想要相匹配。无论是叙写故事、抒发感情,还是发表议论、 说明事物,文体选用和语言运用都要与表达的意思融洽。否则,就会出现文 佟先生教写议论文 胜质——形式大于内容,或质胜文——内容大于形式的弊病。文与质合,当 是学生作文追求文采的标准。 说得具体些,写说明性的文章,魏学洢的《核舟记》、沈括的《活版》、 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法布尔的《蝉》是典范;写 人记事类的文章,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鲁迅的《一件小事》、 朱自清的《背影》、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欧·亨利的《警察和赞美诗》 是典范;写景抒情类的文章,柳宗元的《永州八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茅盾的《风景谈》是典范;写议论类的文章,韩愈的《师说》、欧阳修的《五 代史伶官传序》、苏洵的《六国论》、鲁迅的《拿来主义》、毛泽东的《改造我 们的学习》是典范。这些文章辞与意合、文质兼美,是学生写作的标准和方向。 有这些文章做基础、为底色,将它们深透理解,存入心中,就像巴金背诵《古 文观止》,写作——立意谋篇和遣词造句——就有了规章,就不会“走形”“变 色”。“跟文章大家学写作”,这才是写作的正确方向和有效方法。 学生写作文最常见的毛病有二:一是辞不达意,二是以辞害意。辞不达 意表现为用词不准确,用语不妥帖,不能精准表达出自己所要说的意思,就 像射箭打靶,总偏离靶心,在七八、四五环上游动;以辞害意表现为喜欢用生 僻的字眼、华丽的辞藻,借以凸显文采,导致文词虚浮,不能恰切、全面地 表情达意、描摹事物。前者是语法修辞知识不够,后者是运用过当,文大于意。 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呢?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得到的方法是:首先要做到文从字顺,合乎语法。 先把意思表达正确准确、清楚明白,不模糊含混,不似是而非。其次,要恰 当运用修辞,把意思表达得生动形象、充分丰富。若要做到这两条,有效的 方法就是读书。有些读者读到这句话恐怕会失望了,说“不过老生常谈”。是的, 然而我要说,老生常谈的往往是真理,是经验,是千百年来、千百万人通过 实践检验并证明是正确的结论。之所以常谈,是因为人们总是轻视它,忽略它。 为了达到目的,人们往往热衷于采取劳有小获,甚至劳而无获的办法,比如: 为求作文有文采,有人刻意使用比喻、夸张、拟人、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有的甚至模仿骈文格式写作。有识者见此大声疾呼,不厌其烦地屡屡疾呼, 不是很自然吗?不能武断地说这种训练和做法不对,没有效果,但至少不能 够模式化、程式化和普及推广,训练效果也有待检验。智慧的写作者会以“老 生之谈”作为写作指南,落实到行动上,持之以恒。他们会抛弃急功近利的 小技巧,取用读书积累的根本大法。 腹有诗书文自华,这是金科玉律。作为语文教师,我笃信杜甫的写作箴 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信奉程氏家塾之训“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关于“读书”的著述汗牛充栋,最简洁的表达在这里: “读什么书?”答道:“读文学经典。” “怎样读书?”答道:“读书要做笔记,并时时翻看成诵。” 腹有诗书。心中有了屈原、李白、杜甫、柳永、李清照、苏轼、辛弃疾、 关汉卿、王实甫、孔尚任、洪昇,心中有了先秦诸子、史传文章、唐宋散文、 明清小说,又兼有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巴金等,一个人的精神气质、 人格品质也会随之改变,发言作文自有长进,如影随形,文气顿生。言为心声, 作文是学生精神的折射。阅文即阅人,阅卷者通过文章对作者人品进行评阅。 这样说来,文采又关乎人的精神风采。所以,我主张要读书。通过读书,改 变学子的人文品质,同时,使语言表达改观,达到言之有文。 同学们不必忧虑读书没有效果,只要拿起书来,动起笔来,口念心诵, 坚持不懈,功效自见。 作者 2022年5月

more >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图书分类全部图书
more >
  • "佟世祥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
    争做学者型语文教师。他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四文一体”教学法。讲过几节让学生记忆深刻的语文课,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记念刘和珍君》《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等。曾参加过县、省、全国级的讲课大赛,均获得***。教学成效显著,仅从高考成绩看,班级语文单科平均分曾达131.2分,一个教学班有9人获得140分以上,满分作文频出。在《现代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数篇,著有《佟先生的语文课》一书。
    争做导师型班主任。他坚持科学思想导航,传统文化育心。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格品质、精神境界得到提升,有君子之风。所带班级是人大附中德育建设的一个范例,被评为海淀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曾获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称号。
    “三尺讲台连天下,一方黑板写春秋。”他这样认识自己的职业人生;“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梦想着有一天像杨昌济先生那样,为中华民族培育出一二英才。
    "

  • 关于议论文写作,中学教材中没有系统教程,中学一线教师和学生、家长,都需要具体有效的引领和指导。中、高考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点,几乎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教与学都有议论文写作指导需求。佟先生这本书由此出发,以课堂实录的形式呈现写作之道和行文之法。每讲后都整理了板书提要,方便复习巩固。读懂此书,你便可修身储能,得语文半壁江山。

more >
  • 目录

    第一讲 议论文写作纲要 / 1

    一、议论文定义 / 3

    二、跟古文大家学习行文章法 / 4

    三、“起承转合”式思路结构讲析 / 6

    四、优秀作文例析 / 26

    板书提要 / 30

    第二讲 论点型题目写法讲析 / 33

    一、命题特点 / 35

    二、审题立意 / 35

    三、行文表达 / 36

    四、深度解题 / 41

    五、见多识广——优秀作文,见善思得 / 43

    板书提要 / 45

    第三讲 范围型题目写法讲析 / 47

    一、命题特点及形式 / 49

    二、审题立意 / 51

    三、行文表达 / 52

    四、见多识广——优秀作文,他山之石 / 64

    板书提要 / 75

    第四讲 关系型题目写法讲析 / 77

    一、命题特点及形式 / 79

    二、审题立意 / 80

    佟先生教写议论文

    X

    三、行文表达 / 83

    四、见多识广——优秀作文,他山攻玉 / 107

    板书提要 / 113

    第五讲 比喻型题目写法讲析 / 115

    一、命题特点及形式 / 117

    二、审题立意 / 117

    三、行文表达 / 120

    四、见多识广——优秀作文,他山攻错 / 128

    板书提要 / 138

    第六讲 时事评论类写法讲析 / 139

    一、命题特点 / 141

    二、审题立意 / 141

    三、行文表达 / 142

    四、见多识广——写作有路,善假于文 / 155

    板书提要 / 173...

精彩书评more >

标题

评论

版权所有(C)2023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354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2911号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盗版举报 | 人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