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32元
印次:1-1
ISBN:9787302309949
出版日期:2013.02.01
印刷日期:2013.01.31
图书责编:王欣
图书分类:教材
内 容 简 介 本书是按照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指委《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而编写的。上册分为力学、热学和电磁学三篇,下册分为振动与波、波动光学、狭义相对论基础及量子物理基础四篇。为了满足“卓越计划”的要求,本书力求具有工程应用特色,尽力平衡物理理论的学习和技术应用介绍间的矛盾。在每一部分,增加了若干个物理工程的实际应用;书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都注明其英语名称;增添了节前思考模块和节后讨论模块,同时在习题中增添了部分开放性习题。 本书可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理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理工科各专业的“大学物理”教材。对于爱好高等物理的读者,本书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书的编写队伍无论从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还是学缘结构,都是良好的构成。除了教学,在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工程两个方向发表了多篇论文,完成科研项目多项。这支队伍已出版过《大学物理作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和《大学物理学习指导-典型例题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物理学研究物质世界的基本结构、基本相互作用和最普遍的运动规律,是一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以物理学为基础的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通识性基础课。该课程所讲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是构成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所必备的。 物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基础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无论是从古代物理学发展到经典物理学,还是再发展到现代物理学,物理学的每一个发展、每一次革命都对人类的文明和科技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历史上看,物理学对世界三次大的技术革命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17-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牛顿力学和热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机械的产生和应用。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电磁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发电机、电动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出现和应用。20世纪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展的基础上,其标志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学科、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因此,物理学是科技人才素质教育的基础。物理学为科学技术提供科学原理,能够指导技术路线的选择和技术方案的改进,有助于培养技术人员的科学品格和创新能力。物理学的学习能使技术人员的眼光远、层次高且后劲足。全世界工科大学无一例外将物理作为重要的基础课。 为了让物理走近大众,让世界拥抱物理,联合国第58次会议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学科命名的年份,表明物理学科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充分认可。 “卓越工程师教育...
第1章 质点运动学3
1.1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3
1.1.1 质点3
1.1.2 参考系5
1.1.3 坐标系5
1.2 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6
1.2.1 描述质点在某时刻位置的矢量--位置矢量6
1.2.2 运动方程 7
1.2.3 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大小和方向--位移矢量8
1.2.4 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速度9
1.2.5 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加速度 11
1.2.6 运动学的两类问题12
1.3 圆周运动14
1.3.1 圆周运动的平面极坐标(角量)描述15
1.3.2 圆周运动的直角坐标系描述16
1.3.3 圆周运动的自然坐标系描述17
1.3.4 角量和线量的关系19
1.4 相对运动21
1.4.1 运动描述的相对性21
1.4.2 伽利略变换21
第2章 牛顿定律23
2.1 牛顿运动定律23
2.1.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3
2.1.2 牛顿第二定律24
2.1.3 牛顿第三定律25
2.2 常见的几种力25
2.2.1 万有引力和重力 26
2.2.2 弹性力26
2.2.3 摩擦力28
2.2.4 流体阻力28
2.3 牛顿定律的应用29
2.4 惯性参照系 力学相对性原理33
2.4.1 惯性参照系33
2.4.2 力学相对性原理33
2.4.3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34
第3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35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35
3.1.1 动量 冲量 质点的动量定理36
3.1.2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38
3.2 动量...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