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曲 ——厦门大学建筑系专题研究设计 2009—2016
“专题研究设计”课程犹如音乐家的“练习曲”,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实验性。

作者:张燕来

定价:49.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96564

出版日期:2018.05.01

印刷日期:2018.05.11

图书责编:张占奎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专题研究设计”课程犹如音乐家的“练习曲”,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实验性。 本著作再现了厦门大学建筑系本科教学2009年以来的五个完整的“专题研究设计”教学过程,从研究课题的来源、任务书的构成、教学的阶段、成果的解读皆有阐述。 该教学强调了设计学习中抽象思维与逻辑表达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所有设计均选址于厦门大学校园的真实环境,强调了设计教学的体验性,以及建筑设计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 “练习曲”是一个开放的课题,犹如所有的艺术小品一样,专题研究设计教学大有魅力

1991-1995,就读于厦门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9-2002就读于厦门大学建筑系(在职),获工学硕士;2005-2012年就读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在职),获工学博士。1995年至今任教于厦门大学建筑系。主要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理论、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现当代艺术与建筑。2015年编著出版《列岛计划》(清华大学出版社),另有专著《现代建筑与抽象》将于2016年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大约10年前,我开始思考如何在建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性思考与逻辑性表达能力,在我看来,这两点是当今的建筑实践和建筑教育领域都有所欠缺的。 基于这个思考,厦门大学建筑系从2009年开始在本科教学过程中设置“专题研究设计”教学环节。这个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小作业和大作业。 小作业以“建筑基本研究”为主要内容,涉及元素构成、艺术转型、抽象单元等系列建筑问题,作业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启发性和实验性;大作业为一个具体的设计,是在厦门大学校园环境中指定或自选合适的建设用地,运用小作业的研究成果设计大作业的具体建筑。整个教学过程既有传统设计课程的训练特点,更强调从研究到设计的思考过程。 本书名《练习曲》来自英国建筑学者西蒙·昂温(Simon Unwim)在《每个建筑师必须理解的25座建筑》(Twenty-five Buildings Every Architect Should Understand) 一书中的说法:正如音乐家创作练习曲(etudes)来探索乐章的可能性,建筑师往往设计一些作品来作为建筑语言的训练。本书的专题研究设计就是一种对建筑学本体的练习、实验之旅。 张燕来 2018年1月22日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0 2009.从建筑元素到艺术转换:厦门大学现代艺术馆设计

03  1.看——词到空间的转化

作者:丁洁莹

12 2.光的研究——建筑基本设计

作者:仇畅.洪嘉懿

24 回顾与综述.壹

28 2011.从抽象单元到具体建筑:厦门大学SOHO村设计

30 1.从抽象单元到具体建筑——厦港艺术家SOHO设计

作者:陈晓婷.王珏

44 2.街区缝合——市井艺术家SOHO模式研究与设计

作者:李斯奇.杨涵玉

58 回顾与综述.贰

62 2012.从无场所的空间到有空间的场所:厦门大学校园服务 中心设计

64 1.转型蒙德里安

作者:陈心怡.杨远

80 2.梦想家、理想家

作者:倪蔚超.王沧恺

92 3.厦门大学校园服务中心

作者:杨远.董喆

113 回顾与综述.叁

116  2014.几何空间、从形到心:厦门大学游客体验装置设计

118 1.几何空间

作者:蒲昊旻

130 2.活动装置——攀爬与降落

作者:赖星宇

149 回顾与综述.肆

152 2016.体积·空间·再生:厦门大学学生活动中心设计

156 1.BOX-IN

作者:林炜正

170 2.45°方的减法

作者:郑毅

184 回顾与综述.伍

187  后记 

做什么?怎么做?

188 图片来源.学生名单 查看详情

“专题研究设计”是近年来国内建筑院校建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厦门大学的该课程聚焦于设计的实验性、观念性和研究性,先后以“观念”、“体积”、“建筑”、“几何”等于建筑本体相关的关键词展开设计教学,这种教学在个性化鲜明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本书作为教学过程的再现与教学成果的展示具有较强的阅读价值。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