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2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157328
出版日期:2008.04.01
印刷日期:2008.03.19
图书责编:龙启铭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将对VLSI互连线的当前问题提供面向物理设计的全面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本书同时包括了互连线分析和综合两方面内容。在现代VLSI系统中,互连线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相关的研究近年来也逐渐成熟,因此我们觉得现在正是需要这样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希望通过本书,对这个研究领域提出独特的、而且是及时的观点和展望。
集成电路工业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特征尺寸达到深亚微米(<0.5微米)、甚至几十纳米量级,片上互连线已取代晶体管成为决定电路性能的主要因素,这使得考虑互连线影响、或以互连线为中心的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成为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集成电路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不少大学已开设了相关课程,讨论如何在集成电路设计中考虑互连线造成的影响,互连线分析和综合技术就是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译者2005年访问的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UCSD) ,他们在计算机系和电子工程系的研究生中开设了互连线分析课程,所用教材正是John Wiley出版社出版的“Interconnect Analysis and Synthesis" ,本书是该著作的中译本。 本书原著是近10年来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领域讨论互连线问题的首部专著,曾被国际权威期刊和学术会议的论文引用上百次,并于2003年被翻译成日文出版。同时,原著文字深入浅出,包含了150幅插图、适当数量的习题、以及大量来自工业界的实例和结果。因此它不但是一本好的学术专著,也是有关专业课程的优秀教材。 原著的第一作者Chung-Kuan Cheng教授,在美国加州大学UCSD计算机系任职达20多年,一直从事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研究。Cheng教授也曾担任著名EDA公司Mentor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因此他能在本书的编撰中很好地兼顾理论性和实用性两方面的要求。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葛守仁(Ernest S.Kuh)先生对原著给予了高度评价,其撰写的...
1.1 概述1
1.2 本书的结构2
1.2.1 建模和分析2
1.2.2 综合3第2章 互连线模型5
2.1 工艺发展趋势5
2.2 器件和互连线的尺寸缩小6
2.2.1 时序8
2.2.2 噪声9
2.2.3 功耗10
2.2.4 可靠性11
2.3 互连线模型11
2.3.1 电阻元件12
2.3.2 电容元件12
2.3.3 电感元件13
2.3.4 RC模型14
2.3.5 RLC模型17
2.4 电容耦合的影响23
2.4.1 阶跃输入的输出响应25
2.4.2 斜坡输入的输出响应30
2.5 电感耦合的影响31
2.6 传输线模型35
2.7 功耗36 2.8 互连线的可靠性36
参考文献39第3章 器件模型41
3.1 引言41
3.2 器件的I-V特性41
3.3 器件模型的一般形式43
3.4 器件模型的显式表达式44
3.5 使用查找表描述的器件模型45
3.6 等效电容模型48
参考文献51目录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互连线分析与综合第4章 互连分析53
4.1 引言53
4.2 时域分析54
4.2.1 RLC网络分析54
4.2.2 RC网络分析57
4.2.3 矩阵的性质58
4.2.4 时域响应58
4.3 S域分析59
4.4 通过矩阵近似进行电路约简62
4.5 使用分量匹配法进行分析72
4.5.1 分量的概念73
4.5.2 使用中心分量进行延迟估计74
4.5.3 Padé近似76
4.5.4 使用互连树推导分量公式81
4.5.5 P... 查看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