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17774
出版日期:2015.12.01
印刷日期:2015.11.27
图书责编:石磊
图书分类:学术专著
本书针对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的开发及应用问题,依照“理论—方法—应用”的逻辑思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涵盖了经济社会数据的空间标准化、经济社会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建模方法以及各主要经济社会领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应用。 本书重视空间数据分析理论与建模方法在实际问题研究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突出这些理论与方法在诸多经济社会领域中的科学应用,研究领域包括经济发展问题中的价格、消费、金融、保险、投资、贸易和社会发展问题中的民生、城市化与创新、资源、碳排放、教育等。 本书可供统计学、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学习研究参考,也可以供相关学科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研究使用。
赵彦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应用统计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理论与创新指数、竞争力理论与应用、经济社会统计与分析、政府统计、国民经济核算。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包括: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国家统计局行政专家顾问组委员,国家统计局统计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顾问等。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基金项目,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多部学术专著,成果丰硕,得到国际国内学术同行与学者专家的广泛好评,得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充分肯定,在荷兰、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均有比较大的影响。
空间统计是对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由于变量与空间位置的特殊相关性质,空间统计发展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方法和模型,为不同的目的服务。空间统计学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统计学研究领域,空间统计学领域的研究核心是利用空间统计数据的相关性和异质性进行统计建模和统计分析。空间统计分析赖以进行的基础是地理空间统计数据,运用各种几何逻辑运算、数理统计分析、代数运算等数学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解决人们所涉及的地理空间实际问题。广义上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不仅包括空间统计数据分析与模型分析,还包括几何分析、地形分析、栅格分析、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 空间统计数据与空间统计方法都包含着空间维度的信息。事实上,空间维度是经济社会活动存在的基础,大量的经验和事实证明,经济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和现象都存在空间关联性。基于此,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中的核心地位的确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本书的写作是围绕“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的。本书针对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的开发及应用问题,依照“理论—方法—应用”的逻辑思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涵盖了经济社会数据的空间标准化、经济社会数据的空间分析与建模方法以及各主要经济社会领域中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应用。我们从数据的空间结构、空间形式、空间标准化等问题入手,到经济社会数据常用的空间统计分析研究方法的研究与阐述,再到具体的经济社会领域的空间数据的分析研究专题,展示了经济社会空间数据从收集、整理到...
1.1经济社会数据空间化
1.1.1经济社会数据空间化的意义
1.1.2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空间统计的必要性
1.1.3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空间信息开发前景
1.2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1.2.1空间自相关
1.2.2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1.2.3空间局部估计
1.2.4空间确定性插值
1.2.5空间信息分类
1.2.6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建模技术
1.3本书内容规划
专题一空间数据及其标准化研究
第2章经济社会中的空间数据
2.1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空间统计的要求
2.2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的类型
2.3经济社会空间数据的特征
2.4经济社会空间数据在应用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第3章经济社会空间数据标准化问题研究
3.1研究背景
3.2经济社会空间统计数据标准
3.3经济社会空间统计数据处理标准
3.3.1经济社会公共数据格网化应用
3.3.2经济社会公共数据格网化要求
3.3.3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的格网化和分类编码
3.4统计信息产品
3.5经济社会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专题二空间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4章经济社会数据空间统计分析方法
4.1经济社会数据的空间相关性
4.1.1空间相关性及其度量
4.1.2空间数据的探索性分析技术
4.2空间回归模型及其拓展形式
4.2.1空间回归基础模型
4.2.2基于路径依赖的空间引力回归模型
4.2.3考虑时间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