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理论

作者:陈浩 王岩松

丛书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套教材——车辆工程系列

定价:2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22549

出版日期:2015.12.01

印刷日期:2016.01.08

图书责编:龚文方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加快汽车产业发展,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者结合多年来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课程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原则,特编写此书,力求突出汽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其与汽车工业的结合与应用。 本书分为八章,分别为车辆地面力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动力装置参数的选择、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和通过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汽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成人教育等汽车工程类专业教材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汽车服务业、维修业人员阅读参考。

吴伟蔚,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03年进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工作。2004年评聘为副教授,2009年起担任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 讲授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机械振动等课程,发表了关于“汽车理论”课程建设等教学论文,完成了“汽车理论”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承担建成了《汽车理论》上海市级精品课程,申报成功车辆工程专业上海市级教学团队。作为“车辆工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的承担人之一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并组织实施车辆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基金项目、企业委托项目等多项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200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得专利多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发表各类论文40余篇。

近年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汽车行业也发展迅速,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繁荣,使汽车及其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培养汽车专业人才、加快汽车产业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打造我国自主品牌、开发核心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和具有鲜明的“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特点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适应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今国内高校纷纷开设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理论作为其专业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更为重要。基于此,编者结合多年来的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经验,在参考国内外大量课程成果的基础上,本着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的原则,特编写此书。 本书分为八章。从路面与轮胎的相互作用角度出发,根据作用在汽车上的外力特性,分析了与汽车动力学有关的汽车各主要性能,包括地面力学性能、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和通过性等。分章节介绍了各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建立了有关的动力学方程,分析了汽车及其部件的结构形式与结构参数对各性能的影响,阐述了进行性能预测的基本计算方法,并结合国家标准,对性能的实验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 本书由陈浩、王岩松主编并统稿,编写分工为: 陈浩编写了第1和第8章,张若平编写了第2和第3章,李永芳编写了第4和第5章,张缓缓编写了第6章,朱利静编写了第7章,杨亚莉进行了全书的文字校对。 李辉、王韵超、陆昌玉、张胜伟、段玉...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第1章地面轮胎力学特性

1.1作用在轮胎上的力和力矩

1.1.1轮胎的坐标系

1.1.2轮胎六分力

1.2轮胎的纵向力学特性

1.2.1滚动阻力

1.2.2穿水阻力

1.2.3前束阻力

1.3轮胎的侧向力学特性

1.3.1轮胎的侧偏特性

1.3.2回正力矩——绕Oz轴的力矩

1.3.3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

1.4轮胎模型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2章汽车的动力性

2.1汽车的动力性指标

2.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2.2.1汽车的驱动力

2.2.2汽车的行驶阻力

2.2.3汽车行驶方程

2.3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

2.3.1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3.2动力特性图

2.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

2.4.1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2.4.2汽车的附着力与地面法向反作用力

2.4.3作用在驱动轮上的地面切向反作用力

2.4.4附着率

2.5汽车的功率平衡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3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3.1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

3.1.1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

3.1.2汽车燃油经济性测试标准

3.2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计算

3.3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

3.3.1使用方面

3.3.2汽车结构方面

3.4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试验

3.4.1路上试验

3.4.2室内试验

思考题与练习题

第4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