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18元
印次:1-2
ISBN:9787302117742
出版日期:2005.09.01
印刷日期:2006.01.23
图书责编:桑任松
图书分类:教材
书是针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写的“两课”教材,也是用以提高学生哲学素养的一本通俗读物。它以十六大和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为指导,贯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突出了高职院校注重应用性、实践性的教育教学特点。本书共分六章,分别讲述了世界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和核心;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社会的本质与结构;社会发展规律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与人的发展。 本书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两课”教材使用,也可供各部门、单位组织学习及教师参考使用。
前 言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4年3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等重要。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的工作。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在十六大和上述文件的指导下,针对高职院校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教育教学特点,结合高职院校正在进行的两年制教育教学改革,本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我们编写了这本《马克思主义哲学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作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材,同时也为提高人们的哲学素质提供一本通俗读物。在编写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是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
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第一节 哲学的本质、对象和特点 1
一、哲学的本质 1
二、哲学的特点 5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 8
四、哲学的基本派别 9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12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 14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 16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19
第三节 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22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 22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23
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与人的实践活动 25
第一节 物质及其根本属性与存在方式 25
一、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25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29
三、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32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34
一、意识的起源 34
二、意识的本质 36
三、意识的作用 40
第三节 人的实践与世界的统一性 44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44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9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50
第二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和核心 54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54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55
二、联系的多样性 58
三、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65
四、联系与系统 67
第二节 世界的永恒发展 69
一、发展的形式、状态及其规律 69
二、发展的方向、道路及其规律 74
三、发展的实质 79
第三节 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 80
一、矛盾及其根本属性 80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