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4元
印次:1-6
ISBN:9787302505839
出版日期:2018.08.01
印刷日期:2022.07.07
图书责编:陈冬梅
图书分类: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大局下,坚持“以理论知识为前提,重点加强应用技能与理论的结合培养”的原则,加大实验、实践的力度,结合本校的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打造的贯穿式立体化精品教材。《机械设计基础》共分十五章,重点介绍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及间歇机构,齿轮机构,轮系,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连接,轴,滑动轴承,滚动轴承,联轴器和离合器,机构的平衡等内容。
《机械设计基础》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大局下,坚持“以理论知识为前提,重点加强应用技能与理论的结合培养”的原则,加大实验、实践的力度,结合大连工业大学的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打造的贯穿式立体化精品教材。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以“提高学生毕业应知应用能力”为宗旨,按照企业对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内容配备了视频、音频、动画;借助二维码技术,为每章节设置了多个二维码,通过“扫一扫”方式,让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学习,实现了教学中的“互联网+”碎片化。
前 言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等本科院校也逐渐演变成“研究学术型”和“应用就业型”两大类。作为知识传承载体的教材,在“应用就业型”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应用型教材比较缺乏,其发展远远滞后于应用就业型人才培养的步伐,这势必影响人才的培养。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大局下,坚持“以理论知识为前提,重点加强应用技能与理论的结合培养”的原则,加大实验、实践的力度,结合大连工业大学的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打造的贯穿式立体化精品教材。本书由大连工业大学机械设计教研室组织编写,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机类专业“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师生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以“提高学生毕业应知应用能力”为宗旨,按照企业对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利用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内容配备了视频、音频、动画;借助二维码技术,为每章节设置了多个二维码,通过“扫一扫”方式,让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学习,实现了教学中的“互联网+”碎片化。 本书通过互联网式的碎片化教学方式,实现信息化管理,为国家的教学改革事业起到启航者的作用。本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实现了教师的精品课程与教材编写的结合,也向精品教材方向迈近了一步。 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有:刘艳秋(第一、第六、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章),王蔓(第五、第七、第十、第十五章),胡建忠(第二、第...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研究的
对象和内容 1
第二节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
步骤 3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3
二、机械设计的一般步骤 4
第三节 机械零件计算准则 5
一、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5
二、机械零件设计应满足的基本
要求 6
第四节 机械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 7
一、机械零件常用材料 7
二、钢的热处理 9
三、选择机械零件材料的原则 10
第五节 机械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及
标准化 11
一、工艺性 11
二、标准化 12
本章小结 12
知识拓展 12
复习思考题 13
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4
第一节 机构的组成及其运动简图的
绘制 14
一、机构的组成 14
二、运动副的分类 16
三、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17
第二节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21
一、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 21
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1
第三节 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
事项 22
一、复合铰链 22
二、局部自由度 23
三、虚约束 23
本章小结 25
知识拓展 26
复习思考题 26
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 28
第一节 概述 28
第二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
应用 29
一、曲柄摇杆机构 29
二、双曲柄机构 30
三、双摇杆机构 31
第三节 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 31
一、改变相对杆长、转动副演化成
移动副 32
二、选用不同构件为机架 32
第四节 平面四杆机...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