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与责任
刘哲作品,法治启蒙的另一种可能

作者:刘哲

丛书名:刘哲作品

定价:6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07151

出版日期:2022.07.01

印刷日期:2022.07.22

图书责编:刘晶

图书分类:零售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的内容延续了刘哲作品以往的写作风格,贴近实际,引人深思。这些文章在司法工作者中有深远的影响力,其传达的理念不仅得到了一线司法工作者的认同,而且还在整个司法系统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尤其是“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同名文章,被**人民检察院原文推广到全国的检察系统研读学习。刘哲的系列文章所传达的理念,体现了新一代法律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意识。本书集精华文章之大成,将前述作品的核心理念精心摘编,是一线司法实务人员案头的点睛之作。作者力图传达这样一种信念,即司法的观念,是那些深植于司法官内心的东西。 就是那些本性难移中的“本性”,习惯性思维中的“习惯”,是从骨子里影响司法行为的东西,是司法者的价值观。

刘哲,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首批入额检察官,曾办理山西溃坝案,设计并组织研发刑事公诉出庭能力培养平台。著有《检察再出发》《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法治无禁区》《司法观》《法律职业的选择》《司法的长期主义》《司法的趋势》《认罪认罚50讲》等。

序 言 有限的权力,无限的责任 司法责任制主张的是责权利要对等。 也就是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这是一个正 常的逻辑。因为权力越大,决定事情就越多,影响的面就越广。 这样的话,一旦不负责任,可能造成的损失就越多,也就理应 承担更大的责任。 但是,如果什么也决定不了,还要承担很多的责任,那不 是欺负人吗? 现在司法归责就出现了一种现象,那就是有限的权力,无 限的责任。 本来司法责任制是放权,没想到权力越放越小,责任却是 越来越大。就是谁都可以来追究,这个部门来复查一下,那个 部门来复查一下,回头还有来人给谈个话。 一件事,不论什么性质,谁都可以追究,而且是没完没了 的追究。 司法与责任 IV 即便是犯罪,也有管辖权的问题,也不是哪个单位都可以 立案吧。而且如果这个单位立案了,那个单位就不能再重复立 案了;这个检察院起诉了,那个检察院就同一事就不能再起诉了。 这就叫责任的有限性,或者说责任追究的不可重复性,但现在 好像并没有做到。 还有就是追诉的时效性,这在刑法上是铁律。再重的罪行, 都有追诉时效。比如死刑案件也是过了20年就不再追究,除非 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这个核准率不是100%,也就是不 是每一个命案都会突破20年的追诉期。 至于其他的案件,根本就不能申请核准,也就是过期了就 过期了。 这样做是否公平?可能有些不公平,好像是放纵了犯罪。 但是20年都没有人追究,人生不过几十年,社会已经恢复 了平静,在追求实质正义与维护既有社会秩序之间,...

暂无课件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 录

第一章 司法与风险 / 001

什么是复查? / 002

复查的启动要坚持谦抑原则 / 010

复查审查的实质化 / 015

复查程序的建构 / 021

刑事司法的风险 / 026

司法工作与情绪焦虑 / 031

检察官与律师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 037

第二章 司法与管理 / 043

员额制的通路 / 044

员额制系统论 / 051

司法与责任

X

公诉的案子是绑在身上的 / 058

司法官如何应对不得已? / 062

信任是司法工作的基石 / 067

刑事与政策 / 074

法律人为什么需要重视数据? / 079

司法档案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 085

案件档案云 / 093

第三章 司法与判断 / 103

信访压力与司法判断 / 104

司法的偏见 / 109

刑罚的谦抑性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 / 115

律师在具结书上签字到底是见证,还是同意

指控意见? / 120

目 录

XI

判例能成为法吗? / 127

“买孩者”的罪与罚 / 133

第四章 上诉与抗诉 / 143

“技术性上诉”的抗诉 / 144

“技术性上诉”的识别 / 150

“技术性上诉”的规制 / 157

不能机械理解一抗到底 / 161

反悔上诉的判决不是确有错误是什么? / 165

上诉率是认罪认罚下半场的关键所在 / 175

支持处罚反悔上...

刘哲作品,法治启蒙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