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曾青华、冯大强、邹利民
定价:9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32337
出版日期:2023.10.01
印刷日期:2023.10.24
图书责编:程洋
图书分类:教材
本书共14章,系统阐述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相关理论、关键技术和部件的原理、功用、工作机制、试验测试和故障分析。第1章和第2章主要阐述了燃烧及燃烧学的基础理论; 第3章论述了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基本知识,从整机视角认识燃烧室; 第4章和第5章从总体角度阐述了主燃烧室的功用、特点、类型、结构、参数、性能要求、设计要求和工作机制; 第6章至第11章从部件结构和性能角度进行阐述,包括喷油嘴及其喷雾、点火器和燃烧室点火、扩压器及其内流特性、两股空气动力学特性、火焰筒冷却和燃烧室排放等; 第12章阐述了加力燃烧室的功用、特点、参数、性能要求和构成,讨论了振荡燃烧问题; 第13章阐述了工程燃烧室试验的相关概念、试验器、试验方法、测试技术和试验数据的处理; 第14章阐述主燃烧室和加力燃烧室的主要故障类型和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从更深层次理解燃烧室理论和燃烧室设计。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机械和工程热物理等学科的研究生专业 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与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 考用书。
曾青华,教授,清华航发院燃烧传热专业组副组长,兼任空军5719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燃烧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出版译著1本。
前言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安全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战略保障。目前,世界上能够独立研制高性能军用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只有美、俄、英、中等少数几个国家,民用领域则由美、英两国垄断,技术门槛极高。 燃烧室是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组织空气流动、雾化和混合燃油,通过燃烧过程把燃油中的化学能释放并转化为热能,用于提高发动机工作介质(燃气)的温度。高温的燃气工作介质是驱动涡轮使发动机输出推力或者功率的源泉,因而它常常被称作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心脏”。加力燃烧室在涡轮排气(或混合了外涵纯空气)中再次喷入燃油进行燃烧,目标是再次提高燃气的温度和排气速度,以大幅提升发动机的推力,被认为是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接力站”。 随着“十三五”期间我国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的全面启动实施,出现了很多关于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方面的优秀图书。这些图书侧重点不同,优势各异。本书立足清华大学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燃烧传热专业组的现状,为加强专业组队伍建设,特组织编写本书用作科研参考。本书集基础性、专业性、先进性和工程性于一身,形成了以下特点: (1) 内容全面系统,脉络清晰分明。本书内容涉及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的理论、关键技术和部件的原理、功用、工作机制、试验测试和故障分析,篇章内容全面、系统,章节脉络清晰。 (2) 理论深刻透彻,示例生动实用。本书的理论论述部分深刻、透彻,示例说明部分生动、实用。例如,对总压损失系数与温升比和马赫数间的理论关系,扩压器等压梯度型面计算...
第1章绪论
1.1燃烧的定义
1.2燃烧的分类
1.3燃烧的应用
1.4燃烧学简史
1.5燃烧学研究对象和方法
1.6本书的内容要点
第2章燃烧基础理论
2.1引言
2.1.1内容概述
2.1.2燃烧系统
2.2燃烧热力学
2.2.1燃烧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2.2.2燃烧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
2.3燃烧动力学
2.3.1化学反应有关概念
2.3.2化学反应速度
2.3.3反应速度影响因素
2.3.4链反应
2.4燃烧流体力学
2.4.1多组分气体性质
2.4.2输运定律
2.4.3守恒方程
2.4.4一维流方程
2.4.5多组分反应系统相似准则
2.5气相燃烧基础理论
2.5.1层流预混燃烧
2.5.2湍流预混燃烧
2.5.3层流/湍流的扩散燃烧
2.6液雾燃烧基础理论
2.6.1航空喷气燃料RP-3的特性
2.6.2高温静止环境下油滴的蒸发和燃烧
2.6.3对流环境下的油滴蒸发和燃烧
2.6.4热壁面上油滴的蒸发
2.6.5油滴蒸发燃烧中的多组分因素
2.6.6油滴群的蒸发和燃烧
2.7着火、熄火和火焰稳定
2.7.1着火理论
2.7.2熄火理论
2.7.3火焰稳定理论
第3章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概述
3.1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类型
3.2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循环
3.3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性能要求
3.3.1涡喷和涡扇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3.3.2涡桨和涡轴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3.3.3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使用性能要求
第4章主燃烧室概述
4.1主燃烧室的功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