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版)
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内容丰富;被多所院校选作教材

作者:李暾 毛晓光 刘万伟 陈立前 周竞文 周海芳

丛书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教材

定价:59.8元

印次:4-8

ISBN:9787302636243

出版日期:2023.06.01

印刷日期:2024.11.26

图书责编:杨帆

图书分类:教材

电子书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本书兼顾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思维,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串联信息表示、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科学计算及计算机发展新技术等内容,选择Python作为计算实践的语言,内容偏重于如何将计算思维应用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以解决问题。实践内容在授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并要求运用Python及相关的配套库进行问题求解练习。希望通过应用问题求解的学习和实践,培养读者在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础上,主动在各自专业学习中利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和技能,进行问题求解的能力和习惯。学完本书后,希望读者能动手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培训、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初学者的参考书。本书可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第2版)配合使用。

李暾,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处理器设计验证、电子设计自动化、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即插即用技术等方向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863、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计划等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3部,发表论文50余篇,他引230余次。长期从事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ITiCSE 2013、IEEE TALE 2014、《计算机教育》等著名国际教学会议和期刊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相关成果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前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共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报告同时强调: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人要成功融入社会所必备的思维能力,是由其所处时代能够获得的工具决定的。计算机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的必备工具之一,有效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问题,将与阅读、写作和算术一样,成为 21 世纪每个人的基本技能,而这不仅仅属于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思维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本科教育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它的改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从使用计算机、理解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思维3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从2008年开始,以“计算思维”的培养为主线开展计算科学通识教育,逐渐成为国内外计算机基础教育界的共识。 基于这种认识,第4版对第3版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计算思维所占的比重。指导思想是兼顾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思维,选择Python作为实践语言,将信息表示与处理、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知识既作为教学内容,又作为计算思维求解问题的研究对象,加以实践...

课件下载

样章下载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目录

第1章计算与社会1

1.1计算概论1

1.2计算装置发展简史4

1.2.1机械式计算装置4

1.2.2图灵机和图灵7

1.2.3现代电子计算机10

1.2.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2

1.3计算技术的应用14

1.4信息化社会与人19

1.5计算思维概论21

1.6小结23

1.7习题23

第2章Python简介25

2.1引言25

2.2Python基本元素26

2.2.1对象、表达式和数值类型27

2.2.2变量和赋值28

2.2.3str类型与输入29

2.3内置数据结构31

2.3.1列表31

2.3.2元组33

2.3.3字典34

2.4控制语句35

2.4.1分支语句35

2.4.2循环36

2.5函数37

2.6递归及递归函数40

2.7使用模块42

2.8面向对象基础43

2.9Python编程示例——打印月历47

2.10小结51

2.11习题51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4版)目录第3章计算思维54

3.1概述55

3.2逻辑思维与算法思维58

3.2.1逻辑思维58

3.2.2算法思维62

3.2.3小结64

3.3问题求解策略64

3.3.1基本步骤65

3.3.2分解法66

3.3.3关注点分离68

3.3.4模式与归纳70

3.3.5小结73

3.4抽象与建模73

3.4.1抽象74

3.4.2建模77

3.5评价解决方案79

3.5.1解是否正确80

3.5.2解的效率如何81

3.5.3小结83

3.6应对错误83

3.6.1避免错误84...

"经过近4年的实践,综合各方面的反馈,对第三版教材进行了改版,目标是使教材内容更贴近实际,能落地:
l 首先,对计算思维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去除了第三版中难以深入阐述的算法设计、程序语言等内容,调整为运用计算思维进行问题求解时,如何预防、减缓、发现和修正错误,这对初学者来说更有意义。
l 其次,对Python基础知识进行了微调,引入了递归与递归函数,介绍了数学归纳法与递归的关系,以及如何用数学归纳法设计递归算法的原理。
l 第三,在第三版利用Python模拟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来理解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向横向与纵向上进行了扩展。横向上,通过模拟操作系统进程调度策略、构建简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展示了以计算机系统知识为研究对象时,计算思维的运用方法。纵向上向底层延伸,结合敏捷微处理器设计研究进展,展现了实际数字电路、微处理器核的设计描述与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