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88元
印次:1-1
ISBN:9787302689744
出版日期:2025.06.01
印刷日期:2025.04.25
图书责编:刘洋
图书分类:零售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 ChatGPT 为代表的GPT大模型展现了强大的内容理解和生成能力,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也为通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书以GPT发展历程为基础,介绍了 GPT 赋能通信业的具体应用,探讨了“GPT+通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及所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GPT大模型的相关知识,并将其应用于通信行业。本书适合信息通信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网络空间安全等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参考书。"
"曾捷,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通信/计算机双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AI大模型与通信融合、低时延高可靠通信等。在相关领域发表SCI期刊论文50余篇,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5部,获授权专利80余项。杨一帆,女,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6G无线通信、AI大模型与通信融合等领域。主编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白皮书《GPT与通信》,发表SCI/EI高水平论文多篇,申请发明专利十余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粟欣,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无线与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IMT-2030(6G)推进组专家组成员兼无线技术工作组组长。长期从事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架构与应用、高速数据传输与业务等领域的科研、教学和标准化工作。吕铁军,北京邮电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了150多篇SCI期刊论文,曾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高校优秀人才奖""。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信号处理、通信理论和网络等。钟怡,北京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智能物联网领域的科研工作,近年来聚焦通感一体化、无线感知、行人重识别等,已在相关领域发表论文60余篇,包括IJCV、IEEE TIP、IEEE TGRS 、IEEE TMM、ICCV、CVPR等。袁昕,获得北京邮电大学与悉尼科技大学的双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图像与信号处理、数据分析及网络安全中的应用。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了50余篇期刊论文,并拥有5项授权专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AI应用,全球通信行业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浪潮中,以ChatGPT为代表的GPT大模型脱颖而出,成为推动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GPT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语言处理和生成能力,分析、理解通信行业中需要处理的海量繁杂数据,生成高度智能化的内容。这不仅加速了传统通信行业的智能升级,也催生了新型商业模式和多元化创新应用。 本书以GPT发展历程为基础,介绍了GPT赋能通信行业的具体应用,探讨了“GPT+通信”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及所面临的显著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第1章阐述了GPT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第2、3章探讨了GPT赋能通信的崭新应用和对通信网络智能自治的促进作用。第4、5章对未来通信网络和边缘智能支持GPT泛在应用进行了研究。第6章对GPT和通信的协同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第7章指出了GPT与通信融合发展中面临的显著问题。最后,第8章提出了发展建议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此特别感谢积极参与本书编写和校对工作的各位同事和同学,特别是杨铮、张诗语、王紫如、张雨婷、程波铭、但玉然、徐晨、白朕铭、肖瑞欣、何晓宇、刘思杨、袁雁南、马梦媛、王筱诗、刘娴婧等。同时,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国内外AI与通信领域多位顶尖教授和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包括姚彦、易芝玲、卜祥元、李云洲、李忻等,在此一并感谢。 非常感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4YFE0200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62371039)和北京理工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启动计划对本...
1.1 ChatGPT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 002
1.1.1 ChatGPT基本概念 002
1.1.2 ChatGPT技术体系 003
1.1.3 ChatGPT典型应用 009
1.2 GPT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热潮 015
1.2.1 GPT: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 015
1.2.2 Transformer架构 016
1.2.3 GPT发展历程 021
1.3 大模型 023
1.3.1 大模型概述 023
1.3.2 大模型研究现状 025
1.3.3 典型的大模型 029
1.4 本章小结 034
参考文献 034
第2章 GPT催生通信新应用与新变革 037
2.1 GPT赋能多元化通信新应用 038
2.2 智能客服 039
2.2.1 传统智能客服面临的挑战 040
2.2.2 增强语义理解与情感识别 041
2.2.3 增强跨渠道整合与统一管理 041
2.3 自动化仿真 042
2.3.1 重构实验流程 043
2.3.2 模拟参数分析 044
2.3.3 实现智能编程 045
2.4 重塑芯片设计领域 046
2.4.1 优化设计流程 047
2.4.2 辅助自动设计 048
2.4.3 提高验证效率 050
2.5 增强语义通信 051
2.5.1 提高SemCom训练效率 052
2.5.2 增强语义上下文推理 053
2.5.3 提升频谱资源利用率 054
2.5.4 推动智能通信的广泛应用 054
2.6 本章小结 057
参考文献 05...
2.通信行业需要处理繁杂的数据,AI大模型凭借其卓越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能够分析理解海量数据,生成高度智能化的内容;这不仅加速了传统通信行业的升级,也催生了新型商业模式和多元化创新应用。
3.本书从GPT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AI大模型赋能通信行业的崭新应用以及促进通信网络智能自治的潜力,研究了未来网络针对GPT应用的优化特别是对边缘智能的支撑,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