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价:59元
印次:1-2
ISBN:9787302671527
出版日期:2024.09.01
印刷日期:2025.02.10
图书责编:田在儒
图书分类:教材
"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艺术设计融合的理论与应用实践。本书采用跨学科视角,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设计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揭示了AI 赋能设计创新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本书精心编排了6 个章节,不仅涵盖了AI 赋能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前沿技术,还融入了伦理、社会等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全面展现了设计学科在智能化浪潮中的革新与进步。本书旨在培养读者的批判性思维与前瞻性视角,激发其在设计实践中的创新潜力,同时为设计教育与实践领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与实用的操作指南。 《人工智能设计概论》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职业院校设计类专业的通识课教材。同时,本书不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把开启创意设计新世界的钥匙,能帮助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学生、行业从业者和AI 爱好者迎接设计生态的挑战与转型。"
董占军,艺术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艺术设计分委会专家、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重点学科设计艺术学首席专家。
︱前 言︱ 在数字化教育的宏伟征程中,人工智能的赋能被视为教育革新的关键驱动力。早在 2019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就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 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 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其所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 为教育数字化及教育创新带来更多可能。 如果说工业革命机器解放了人的双手,让设计成为独立的部门,催生了专门的设计专 业,那么人工智能则进一步释放了我们的创造力,赋予设计前所未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晶,始终与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为目前国内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院校中唯一一所设计类大学,紧 跟国家政策,以培育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型设计人才为己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设 计教育深度融合。积极筹划和实施一系列创新项目和教学改革措施,实现人工智能与设计 教育的双向赋能。在对设计产业的广泛调研基础上,学院印发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赋能 专业建设实施意见》,启动“AI for Design: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的教学改革。我们 设立了“人工智能设计研究中心”“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教研室”及“人工智能创意产业学 院”,以产教融合、学科交叉为切入点,探索“人工智能+ 设计教育”的新模式、新技术、 新方法,推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落地,推进设计学科在教育内容和育人方式两个 层面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山东省人工智能设计服务平台“天工开物”,提供面向全省设计 艺术专业师生的,涵盖教育、研究和产业应用的综合性...
第1 章 绪论 / 1
1.1 人工智能设计概述 / 1
1.1.1 人工智能设计术语 / 1
1.1.2 设计的历史脉络和演进 / 4
1.1.3 人工智能与设计融合创新 / 6
1.2 人工智能设计引发的思考 / 8
1.2.1 人工智能设计带来的挑战和
机遇 / 9
1.2.2 人工智能设计的应用和价值 / 10
第2 章 人工智能基础 / 13
2.1 人工智能概述 / 13
2.1.1 人工智能的兴起与演进 / 14
2.1.2 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 14
2.2 机器学习 / 15
2.2.1 机器学习简介 / 15
2.2.2 监督学习 / 16
2.2.3 无监督学习 / 17
2.2.4 强化学习 / 17
2.3 深度学习 / 18
2.3.1 深度学习简介 / 18
2.3.2 卷积神经网络 / 20
2.3.3 循环神经网络 / 21
2.3.4 生成对抗网络 / 22
2.3.5 迁移学习技术 / 23
2.4 计算机视觉 / 24
2.4.1 计算机视觉简介 / 24
2.4.2 基本任务 / 26
2.4.3 关键技术 / 27
2.4.4 相关应用 / 28
2.5 自然语言处理 / 28
2.5.1 自然语言处理简介 / 29
2.5.2 核心任务 / 30
2.5.3 关键技术 / 31
2.5.4 相关应用 / 32
第3 章 生成式人工智能 / 34
3.1 生成式人工智能概述 / 35
3.1.1 生成式人工智能概念 / 35
3.1.2 生成...
前沿性:本书融合了人工智能和设计艺术两个领域的前沿知识,旨在通过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推动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实践性:书中不仅有理论知识,还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设计创作中的应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践相关技能。
引领性: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起到一定引领和启示作用。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潜力和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探索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3.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