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录

第1章波动、粒子二重性,并协原理,Bell定理及有关实验

1.1电子干涉图像的累积

1.2并协原理的原子干涉仪验证

1.3并协原理的量子光学验证

1.4单光子干涉实验

1.4.1独立光子束之间的干涉

1.5多粒子干涉学

1.5.1二粒子双缝干涉学

1.5.2下转换光子干涉实验

1.5.3发射时间的干涉

1.5.4相干与路径可区分性

1.6双光子干涉仪量子涂消器

1.7Einstein和Bohr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Bell定理

1.7.11930年Einstein对量子力学的批评: “量子力学是不自洽的.”

1.7.2EinsteinPodolskyRosen佯谬: “量子力学描述是不完备的.”

1.7.3Bell定理

1.7.4推广到现实系统的Bell不等式

1.8Bell不等式的实验验证

1.9Wheeler的推迟选择实验

1.10不涉及不等式的Bell定理

1.10.1三粒子完全关联

1.10.2不涉及不等式的Bell定理: 二粒子情况

1.10.3二粒子体系不涉及不等式Bell定理的实验验证

1.10.4三光子缠绕态的实验实现以及对定域实在论的否定

1.10.5在缠绕与非定域性意义下的EPR佯谬

1.10.6单光子的非定域性

1.11量子非破坏性实验简介

1.11.1标准量子极限与反作用回避(BAE)实验

1.11.2量子非破坏性(QND)实验

参考文献

第2章量子缠绕及其对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的应用

2.1量子计算简介

2.1.1量子数据及数据处理

2.1.2量子并行性与有效量子算法

2.1.3量子信息

2.2量子缠绕

2.2.1缠绕态的密度矩阵表征

2.2.2Schmidt分解

2.2.3EPRBell态的进一步讨论

2.3缠绕对量子信息学的应用

2.3.1致密编码

2.3.2量子密码学、EPR量子钥分布

2.3.3量子非克隆定理

2.3.4量子远程传态

2.4结束语

参考文献

第3章量子力学中的几何相

3.1AharonovBohm效应

3.2AharonovBohm效应的实验验证

3.3AharonovCasher效应

3.4平行输运,连络,曲率和非完整性

3.5Berry相

3.6AharonovAnandan相

3.7Berry相的实验显现

3.7.1光子Berry相的量子干涉现象

3.7.2螺旋磁场中中子自旋旋转的Berry相实验

3.7.3自旋绝热旋转造成的核四极共振频率分裂

参考文献

第4章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界限,缠绕与退相干

4.1Schrdinger的谐振子波包,相干态

4.1.1相干态的基本性质

4.1.2正则相干态

4.2氢原子圆轨道波包与径向波包

4.3氢原子的SO(4)对称性,RungeLenz矢量,Kepler椭圆轨道波包

4.3.1经典Kepler运动的RungeLenz矢量

4.3.2量子力学中的RungeLenz矢量,动力学对称与氢原子能级

4.3.3Kepler椭圆轨道波包的构成

4.3.4量子力学中的Rutherford原子

4.4波包恢复及分数恢复

4.5态叠加原理与量子退相干

4.6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导致退相干

4.7一个退相干的动力学模型

4.8量子动力学的经典极限

4.9实验室中实现的Schrdinger猫

4.9.1单原子级的Schrdinger猫

4.9.2Schrdinger位相猫

4.9.3宏观Schrdinger猫

4.9.4热辐射发射造成退相干

4.10波函数塌缩和量子Zeno效应

参考文献

第5章路径积分方法,衰变态的瞬子方法

5.1量子力学中的路径积分方法

5.2瞬子与双阱中能级的相干劈裂

5.3密度矩阵与路径积分

5.4衰变态的瞬子方法

附录1“二次加三次”势的隧穿

附录2计算路径积分二次变分的平移法

附录3谐振子前置因子的另一种算法

参考文献

第6章宏观水平上的量子力学

6.1具有宏观意义的波函数

6.2耦合超导体,Josephson效应

6.3置有Josephson结的超导环,SQUID

6.4Josephson体系的宏观量子隧穿和宏观量子相干

6.5环境对宏观量子现象的影响

6.5.1关于正则变换和绝热近似

6.5.2有耗散的电磁体系的Hamilton量

6.5.3非绝热性的修正,耗散体系的微观Lagrange量

6.5.4微观参量与宏观耗散参量的关系

6.5.5耗散与宏观量子隧穿

6.5.6耗散与宏观量子相干

6.6有关Josephson结的宏观量子隧穿实验

6.7磁的宏观量子隧穿,自旋相干态

6.8单畴铁磁粒子的宏观量子现象

6.8.1量子相干: 能级隧穿劈裂

6.8.2量子隧穿

6.8.3量子干涉(拓扑淬灭)现象

6.9单畴反铁磁粒子的宏观量子现象

6.10磁体系宏观量子现象实验

6.11磁性大分子的宏观量子现象

6.12自旋奇偶效应的量子力学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章量子体系的拓扑相因子

7.1Heisenberg模型的自旋波理论

7.2O(3)非线性σ模型,对称自发破缺与Goldstone定理

7.3一维量子反铁磁链,拓扑相因子,到O(3)非线性σ模型的映射

7.4LiebSchultzMattis定理

7.5拓扑项的意义

7.6非Abel规范场的Θ真空

7.6.1非Abel规范场

7.6.2规范变换的等价类

7.6.3Θ真空

7.7拓扑项与反常

参考文献

第8章腔量子电动力学,van der Waals力和Casimir效应

8.1辐射场与原子相互作用

8.1.1原子中电子场的量子化

8.1.2辐射场的量子化

8.1.3电子场与辐射场相互作用,自发辐射率

8.2JaynesCummings模型

8.2.1耦合原子腔体系的本征态

8.2.2非共振情况下的原子能级光能移

8.2.3态随时间的演化

8.3自发辐射的抑制与加强

8.4微脉泽

8.5逆SternGerlach效应

8.6原子腔色散相移效应

8.6.1单光子的量子非破坏探测,单光子的诞生及死亡的

量子非破坏探测

8.7体系对外来扰动的响应,涨落耗散定理

8.7.1电容率对频率的依赖,KramersKrnig色散关系

8.7.2涨落的关联与广义极化率

8.7.3涨落耗散定理

8.8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

8.9考虑推迟的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

8.9.1振荡偶极子的场

8.9.2在均匀介质中电磁场的涨落

8.9.3CasimirPolder相互作用

8.10零点能,场真空涨落与van der Waals相互作用

8.11Casimir效应

8.12强耦合机制下的腔量子电动力学

参考文献

第9章量子Hall效应

9.1经典Hall效应

9.2电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Landau能级

9.3磁通量子化

9.4整数量子Hall效应

9.4.1磁平移,Hall电导的拓扑意义

9.5分数量子Hall效应,Laughlin波函数

9.5.1少数电子的量子化运动

9.5.2ν=1/m态Laughlin波函数

9.5.3准粒子激发

9.5.4不可压缩量子流体的集体模式

9.5.5分数量子Hall流体的无能隙边缘态

9.5.6分数量子Hall效应的等级态

9.5.7复合Fermi子Jain构造法

9.6分数量子Hall效应的LandauGinzburg理论

9.6.1张首晟HanssonKivelson映射,

陈省身SimonsLandauGinzburg作用量

9.6.2平均场解,分数量子Hall效应现象学

9.6.3代数非对角长程序

9.6.4分数量子Hall流体的拓扑序

9.7量子Hall效应的整体相图

参考文献

第10章BoseEinstein凝聚

10.1BoseEinstein凝聚的一些基本关系

10.1.1BEC本质上是量子统计现象

10.1.2BoseEinstein温度

10.1.3Bose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10.2BoseEinstein凝聚的序参量与非对角长程序

10.3BoseEinstein凝聚的本质: 对称自发破缺和相位相干性

10.4弱相互作用Bose气体: 均匀凝聚体

10.4.1Bogoliubov弱相互作用Bose气体理论

10.4.2非理想Bose气体

10.5弱相互作用Bose气体: 非均匀凝聚体

10.5.1凝聚性质与外场的关系

10.5.2阱中弱相互作用Bose气体的BoseEinstein凝聚

10.5.3GrossPitaevskii方程

10.5.4量子相位动力学

10.6各向导性势阱中的BoseEinstein凝聚

10.7涡旋及BoseEinstein凝聚体的稳定性

10.8旋量凝聚体

10.8.1基态结构

10.8.2阱中旋量凝聚体的集体模

10.8.3铁磁态涡旋的内在稳定性

10.8.4无核的涡旋

10.8.5碎裂的凝聚体

10.9在光晶格中的冷Bose原子

10.10Feshbach共振和共振超流性

10.10.1Feshbach共振

10.10.2简并Fermi气体

10.10.3Fermi原子组成分子以及分子的BEC

10.10.4Fermi原子对的凝聚体

参考文献

第11章量子力学中的Yangian对易关系

11.1氢原子的张量算符与Yangian

11.2Yangian代数

11.3Y(SL(2))在量子力学中的其他实现

11.4长程相互作用的一维链模型

11.5Hubbard模型

11.6SL(3)一维表示和八维表示间的Yangian跃迁

参考文献

第12章RTT关系与YangBaxter方程

12.1对易关系的矩阵直乘形式

12.2RTT关系

12.3杨振宁Baxter方程

12.4守恒量集合,Hamilton量

12.5量子行列式,余乘法

12.6RTT关系展开式与对易关系

12.7氢原子与RTT关系

12.8Yangian的表示和氢原子能谱

12.9Yangian和Bell基

12.10S波到P波超导的转变

12.11量子代数

12.12双频谐振子与量子代数对易关系

12.13相干态平移算符与量子代数

12.14相位量子化的可能性与量子代数的循环表示

参考文献

名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