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第1章接入网概述

1.1接入网概念提出的背景

1.2接入网的基本架构

1.2.1接入网的定义与定界

1.2.2接入网功能结构

1.2.3电信接入网在电信网中的位置

1.3IP接入网体系

1.3.1IP接入网定义

1.3.2IP接入网参考模型

1.3.3IP接入网的接入类型

1.3.4电信接入网体系与IP接入网体系的比较

1.4接入网的分类

1.4.1铜缆接入网

1.4.2光纤接入网

1.4.3混合接入网

1.4.4无线接入网

1.5接入网的发展趋势

1.6NGB接入网概述

1.6.1什么是NGB

1.6.2广电网络接入方式

1.7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2章电话铜缆接入技术

2.1xDSL技术的形成和发展

2.2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HDSL)接入技术

2.2.1HDSL系统的基本构成

2.2.2HDSL的关键技术

2.2.3HDSL的传输标准和性能指标

2.2.4HDSL的应用特点

2.3第二代高速率数字用户线(HDSL2)接入技术

2.3.1HDSL2的设计目标

2.3.2HDSL2的线路编码

2.3.3HDSL2收发器功能模块

2.3.4HDSL2中的 FDM和回波抵消

2.4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接入技术

2.4.1ADSL的技术特点

2.4.2ADSL的技术标准

2.4.3ADSL的系统参考模型

2.4.4ADSL收发信机原理

2.4.5影响ADSL性能的主要因素

2.4.6传输带宽

2.4.7ADSL承载信道

2.4.8ADSL的调制技术

2.4.9ADSL发射模块和接收模块

2.4.10ADSL帧结构

2.4.11ADSL应用与发展

2.5甚高速率数字用户线(VDSL)接入技术

2.5.1VDSL的体系结构和传输模式

2.5.2VDSL相关技术

2.5.3VDSL技术面临的问题

2.5.4VDSL的应用

2.6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3章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技术

3.1cable modem的发展背景与技术特点

3.1.1cable modem与ADSL modem的比较

3.1.2HFC网络对cable modem的要求

3.1.3影响cable modem运行的因素

3.2cable modem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3.2.1系统结构

3.2.2工作原理

3.3cable modem的体系结构

3.3.1基于IEEE 802的cable modem

3.3.2基于DOCSIS的cable modem

3.4cable modem的应用

3.4.1系统的基本构成

3.4.2信号的下行及上行通路

3.4.3用户接入方式

3.5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4章EOC接入技术

4.1概述

4.2无源EOC技术

4.2.1无源基带传输EOC的特点

4.2.2使用无源EOC的技术难点

4.3有源EOC技术

4.3.1home plug AV技术

4.3.2HINOC技术

4.3.3MOCA技术

4.3.4HPNA技术

4.3.5WiFi降频技术

4.4几种EOC技术参数对比

4.5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5章以太网接入技术

5.1概述

5.2以太网的技术发展

5.2.1以太网的诞生

5.2.2以太网标准的演进

5.2.3以太网的分类

5.2.4以太网技术的发展

5.3以太网的物理层

5.3.1物理层模型

5.3.2铜缆接口

5.4以太网的MAC层

5.4.1共享信道上的MAC协议

5.4.2CSMA/CD协议概要

5.4.3全双工以太网与MAC协议

5.4.4以太网帧格式

5.5以太网接入技术

5.5.1802.3ah 以太接入网

5.5.2以太网接入的相关技术

5.6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宽带接入网的应用

5.7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6章光纤接入网技术

6.1概述

6.2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

6.2.1PON拓扑结构

6.2.2PON关键技术

6.2.3PON功能结构

6.2.4PON技术应用

6.3异步传输模式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

6.3.1APON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6.3.2APON的帧结构

6.3.3APON的关键技术

6.4以太网无源光网络接入技术

6.4.1EPON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6.4.2EPON的帧结构

6.4.3EPON的关键技术

6.4.4基于EPON的接入网应用

6.5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7章光纤同轴电缆混合型接入技术

7.1概述

7.2特点

7.3HFC 用户接入网的结构

7.4HFC网络双向信道的安排

7.5数据信号调制方法

7.6HFC网络的国际标准

7.6.1DOCSIS的通信协议模型

7.6.2DOCSIS标准的主要内容

7.6.3DOCSIS标准的版本

7.7HFC网络光纤传输设备

7.8HFC的关键技术

7.8.1HFC上行通道的噪声特性

7.8.2HFC上行通道的增益平衡

7.8.3数字压缩技术

7.8.4HFC的服务质量

7.9HFC网络管理

7.9.1HFC网络管理的背景

7.9.2HFC网络管理的目标

7.9.3HFC网络管理的内容

7.10基于HFC 接入网的应用

7.10.1基于CMTS和cable modem的接入方式

7.10.2基于EPON+EOC接入方式

7.11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8章无线接入技术

8.1概述

8.2无线接入基础

8.2.1无线接入网基本结构

8.2.2无线接入信道的频谱分配

8.2.3扩频通信技术

8.3固定无线接入技术

8.3.1LMDS的概念

8.3.2LMDS系统的组成

8.3.3LMDS系统的主要技术

8.3.4由LMDS构成的无线综合业务网

8.3.5LMDS系统的特点

8.4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

8.4.1无线局域网网络结构

8.4.2IEEE 802.11协议

8.4.3蓝牙技术

8.5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9章接入网网管技术

9.1概述

9.1.1TMN的产生背景

9.1.2TMN简介

9.1.3TMN的管理业务和管理功能

9.1.4TMN的相关标准

9.1.5TMN的基本目标和能力

9.1.6TMN的应用领域

9.2TMN体系结构

9.2.1TMN物理结构

9.2.2TMN功能体系结构

9.2.3TMN信息体系结构

9.2.4TMN逻辑分层结构(LLA)

9.3TMN标准接口

9.3.1Q接口

9.3.2其他接口

9.4接入网网管技术

9.4.1接入网网管系统简介

9.4.2接入网网管系统的功能结构

9.4.3接入网网管系统的网络管理协议

9.5现代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9.6应用举例

9.7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10章工程实例

10.1网络建设中工程设计要求和接入规范

10.1.1工程设计要求

10.1.2接入规划

10.2HFC网络的EPON应用

10.2.1EPON设计参考

10.2.2典型应用

10.3HFC双向接入网NGB改造工程实例

10.3.1设计原则 

10.3.2NGB网络结构

10.3.3EPON+EOC的接入网建设方案

10.4××示范区接入网设计方案

10.4.1分前端机房接入层设备设计

10.4.2小区接入分配网建设

10.5网络管理系统实例

10.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