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11.1集合的基础知识2
1.1.1集合及其表示2
1.1.2集合之间的关系3
1.1.3集合的运算4
1.2关系5
1.2.1二元关系5
1.2.2递归定义与归纳证明6
1.2.3关系的闭包6
1.3图7
1.3.1无向图7
1.3.2有向图8
1.3.3树8
1.4语言9
1.4.1什么是语言9
1.4.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的产生与作用10
1.4.3基本概念11
1.5小结14
1.6典型习题解析14
第2章文法20
2.1启示21
2.2形式定义22
2.3文法的构造26
2.4文法的乔姆斯基体系29
2.5空语句32
2.6小结33
2.7典型习题解析33[]目录[]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教学参考书(第3版)[]第3章有穷状态自动机45
3.1语言的识别46
3.2有穷状态自动机46
3.3不确定的有穷状态自动机51
3.3.1作为对DFA的修改51
3.3.2NFA的形式定义51
3.3.3NFA与DFA等价52
3.4带空移动的有穷状态自动机55
3.5FA是正则语言的识别器57
3.5.1FA与右线性文法57
3.5.2FA与左线性文法58
3.6FA的一些变形60
3.6.1双向有穷状态自动机60
3.6.2带输出的FA61
3.7小结62
3.8典型习题解析63
第4章正则表达式70
4.1启示70
4.2正则表达式的形式定义71
4.3正则表达式与FA等价73
4.3.1正则表达式到FA的等价变换73
4.3.2正则语言可以用正则表达式表示75
4.4正则语言等价模型的总结77
4.5小结78
4.6典型习题解析79
第5章正则语言的性质83
5.1正则语言的泵引理84
5.2正则语言的封闭性85
5.3MyhillNerode定理与DFA的极小化89
5.3.1MyhillNerode定理89
5.3.2DFA的极小化93
5.4关于正则语言的判定算法95
5.5小结96
5.6典型习题解析96
第6章上下文无关语言103
6.1上下文无关文法104
6.1.1上下文无关文法的派生树104
6.1.2二义性107
6.1.3自顶向下的分析和自底向上的分析109
6.2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化简110
6.2.1去无用符号110
6.2.2去ε产生式113
6.2.3去单一产生式116
6.3乔姆斯基范式117
6.4格雷巴赫范式119
6.5自嵌套文法122
6.6小结123
6.7典型习题解析123
第7章下推自动机127
7.1基本定义128
7.2PDA与CFG等价130
7.2.1PDA用空栈接受和用终止状态接受等价130
7.2.2PDA与CFG等价131
7.3小结133
7.4典型习题解析134
第8章上下文无关语言的性质140
8.1上下文无关语言的泵引理141
8.2上下文无关语言的封闭性144
8.3上下文无关语言的判定算法146
8.3.1L空否的判定147
8.3.2L是否有穷的判定147
8.3.3x是否为L的句子的判定148
8.4小结150
8.5典型习题解析150
第9章图灵机152
9.1基本概念153
9.1.1基本图灵机153
9.1.2图灵机作为非负整函数的计算模型157
9.1.3图灵机的构造157
9.2图灵机的变形160
9.2.1双向无穷带图灵机160
9.2.2多带图灵机163
9.2.3不确定的图灵机164
9.2.4多维图灵机165
9.2.5其他图灵机166
9.3通用图灵机168
9.4几个相关的概念170
9.4.1可计算性170
9.4.2P与NP相关问题170
9.5小结171
9.6典型习题解析171
第10章上下文有关语言183
10.1图灵机与短语结构文法的等价性183
10.2线性有界自动机及其与上下文有关文法的等价性186
10.3小结187
10.4典型习题解析187
第11章内容归纳190
11.1文法与语言190
11.2正则语言190
11.3上下文无关语言191
11.4图灵机192
第12章教学设计194
12.1概述194
12.2课程内容体系195
12.2.1课程的基本描述195
12.2.2教学定位195
12.2.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196
12.3讲授提示198
12.3.1重点与难点198
12.3.2讲授中应注意的方法等问题201
12.4习题与实验202
12.4.1指导思想202
12.4.2关于大作业和实验202
12.5考试与成绩记载202
12.5.1成绩评定202
12.5.2考题设计203
参考文献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