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目    录

上    篇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旅游地理概述 5

一、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5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6

三、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6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7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7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9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 10

本章小结 14

习题 14

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 17

第一节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18

一、自然地理概况 19

二、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21

三、行政区划 24

第二节  山地旅游资源 24

一、山地旅游资源的类型 25

二、我国的名山代表 28

第三节  水体旅游资源 33

一、水体资源与旅游 33

二、江河旅游资源 34

三、湖泊旅游资源 36

四、泉水旅游资源 38

五、瀑布旅游资源 39

六、海滨旅游资源 41

第四节  气象旅游资源 42

一、我国的气候特征 43

二、我国的气象旅游资源 45

第五节  生物旅游资源 48

一、我国的植物旅游资源 49

二、我国的动物旅游资源 53

三、我国的自然保护区 55

本章小结 56

习题 57

第三章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59

第一节  万里长城 61

一、长城概况 61

二、修筑历史 61

三、形制体系 63

四、长城旅游 64

第二节  古代建筑 67

一、宫殿建筑--故宫 67

二、礼制建筑--天坛 69

三、亭台楼阁--三楼四亭 70

四、交通桥梁--四大古桥 74

第三节  古代水利工程 77

一、京杭大运河 77

二、都江堰 79

三、灵渠 82

四、坎儿井 84

第四节  古代帝王陵墓 85

一、中国古代墓葬的演变 85

二、帝王陵墓封土形制 86

三、陵园的布局 87

四、著名的帝王陵墓 88

第五节  中国四大宗教景观 93

一、佛教 93

二、道教 100

三、基督教 103

四、伊斯兰教 104

第六节  中国古典园林 106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与发展 107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征 107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08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 109

五、我国著名的古典园林 111

第七节  我国的民俗旅游资源 114

一、传统节日 114

二、民族服饰 117

三、特色民居 119

四、烹饪技艺 122

本章小结 125

习题 126

第四章  中国旅游交通 129

第一节  中国旅游交通概述 130

一、旅游交通的概念 130

二、旅游交通的作用 131

三、主要的旅游交通运输方式 132

第二节  旅游线路设计 136

一、旅游线路的概念 136

二、旅游线路的设计原则 136

本章小结 138

习题 139

  

下    篇

第五章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143

第一节  旅游地理区划 144

一、旅游地理区划的意义 144

二、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 145

第二节  中国旅游地理区划 146

本章小结 147

习题 147

第六章  京津冀旅游区 149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150

一、自然地理环境 150

二、人文地理环境 152

三、旅游资源特征 153

第二节  北京市 153

一、概况 153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55

三、风物特产 157

第三节  天津市 158

一、概况 158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59

三、风物特产 159

第四节  河北省 160

一、概况 160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61

三、风物特产 162

本章小结 163

习题 164

第七章  东北旅游区 167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168

一、自然地理环境 168

二、人文地理环境 170

三、旅游资源特征 170

第二节  黑龙江省 171

一、概况 17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72

三、风物特产 174

第三节  吉林省 175

一、概况 175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76

三、风物特产 177

第四节  辽宁省 178

一、概况 178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79

三、风物特产 180

本章小结 181

习题 181

第八章  黄河中下游旅游区 185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186

一、自然地理环境 186

二、人文地理环境 188

三、旅游资源特征 189

第二节  陕西省 190

一、概况 190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1

三、风物特产 192

第三节  山西省 194

一、概况 194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4

三、风物特产 196

第四节  河南省 197

一、概况 19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8

三、风物特产 199

第五节  山东省 200

一、概况 200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

三、风物特产 203

本章小结 204

习题 204

第九章  西北旅游区 207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208

一、自然地理环境 209

二、人文地理环境 210

三、旅游资源特征 211

第二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3

一、概况 213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14

三、风物特产 216

第三节  甘肃省 217

一、概况 21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18

三、风物特产 220

第四节  宁夏回族自治区 221

一、概况 22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22

三、风物特产 224

第五节  内蒙古自治区 225

一、概况 225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26

三、风物特产 227

本章小结 228

习题 229

第十章  长江中下游旅游区 231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232

一、自然地理环境 233

二、人文地理环境 234

三、旅游资源特征 235

第二节  上海市 236

一、概况 236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37

三、风物特产 239

第三节  江苏省 240

一、概况 240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40

三、风物特产 242

第四节  浙江省 244

一、概况 244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44

三、风物特产 246

第五节  安徽省 247

一、概况 24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48

三、风物特产 249

第六节  江西省 251

一、概况 25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51

三、风物特产 253

第七节  湖南省 254

一、概况 254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54

三、风物特产 256

第八节  湖北省 257

一、概况 25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58

三、风物特产 259

本章小结 260

习题 260

第十一章  东南旅游区 263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264

一、自然地理环境 265

二、人文地理环境 266

三、旅游资源特征 267

第二节  福建省 267

一、概况 26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68

三、风物特产 269

第三节  广东省 271

一、概况 27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72

三、风物特产 275

第四节  海南省 276

一、概况 276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76

三、风物特产 278

本章小结 279

习题 280

第十二章  西南旅游区 283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284

一、自然地理环境 285

二、人文地理环境 286

三、旅游资源特征 286

第二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 287

一、概况 287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88

三、风物特产 290

第三节  云南省 291

一、概况 29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92

三、风物特产 294

第四节  贵州省 295

一、概况 295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96

三、风物特产 297

第五节  四川省 298

一、概况 298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99

三、风物特产 300

第六节  重庆市 301

一、概况 301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01

三、风物特产 303

本章小结 304

习题 304

第十三章  青藏旅游区 307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308

一、自然地理环境 308

二、人文地理环境 309

三、旅游资源特征 311

第二节  西藏自治区 312

一、概况 312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13

三、风物特产 313

第三节  青海省 315

一、概况 315

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15

三、风物特产 317

本章小结 318

习题 318

第十四章  港澳台旅游区 321

第一节  地理环境概况及旅游资源

特征 322

一、自然地理环境 323

二、人文地理环境 324

三、旅游资源特征 325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 326

一、概况 326

二、主要旅游资源 326

三、风物特产 327

第三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 328

一、概况 328

二、主要旅游资源 329

三、风物特产 330

第四节  台湾省 330

一、概况 330

二、主要旅游资源 331

三、风物特产 332

本章小结 333

习题 333

附录一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335

附录二  中国的世界遗产 339

参考文献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