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第一章 网络舆情概述 1
第一节 “舆情”的词源及定义 1
第二节 中国舆情制度的沿革 6
第三节 网络舆情生成诱因与根源 11
案例讨论: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 13
第二章 网民行为及心理特征 18
第一节 网民的概念及内涵 18
第二节 网民的舆情主体特征 19
第三节 网民网络使用行为分析 22
第四节 网民心理特征 25
案例讨论:“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事件 28
第三章 网络舆情的功能与构成要素 32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功能 32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构成要素 36
案例讨论:于欢案 42
第四章 网络舆情的生成与演变机制 48
第一节 网络舆情事件内容生产机制 48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扩散机制 53
第三节 网络舆情的意见形成机制 54
第四节 网络舆情的效果机制 56
第五节 网络舆情的阶段性发展机制 56
案例讨论:江歌案 60
第五章 网络舆情信息搜集 64
第一节 网络舆情信息与网络信息 64
第二节 网络舆情信息搜集的基本原则与手段 66
第三节 搜索引擎 68
第四节 网页搜索算法 70
第五节 网页相似度计算 72
案例讨论:文登侯聚森事件 74
第六章 网络舆情监测 78
第一节 网络舆情监测的基本内容 78
第二节 网络舆情监测的数据采集 81
第三节 网络舆情监测的数据分析 82
第四节 网络舆情监测的可视化技术 83
第五节 网络舆情监测的工作流程 84
第六节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挑战和困境 86
案例讨论:鸿茅药酒“跨省抓捕”事件 88
第七章 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 93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预警 93
第二节 网络舆情的研判 97
案例讨论:天津塘沽开发区爆炸事件 105
第八章 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110
第一节 舆情应对团队建设 110
第二节 舆情应对组织体系建设 112
第三节 舆情信息沟通体系建设 114
第四节 舆情应急体系建设 118
第五节 舆情道德体系建设 121
第六节 网络舆情效果评估与反馈 122
案例讨论:山东大学留学生学伴事件 123
第九章 网络舆情报告撰写 128
第一节 常规性报告 128
第二节 专题性报告 134
第三节 综合性报告 136
第四节 网络舆情报告撰写技巧 140
案例讨论: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144
参考文献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