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目录

IX

目 录

第一篇 讲通道理

以基本规律破解成长之困

01 循序渐进,久久为功——笔杆子的“4个段位” / 3

第1段(1.0版):写得“像” / 4

第2段(2.0版):写得“顺” / 6

第3段(3.0版):写得“是” / 9

第4段(4.0版):写得“通” / 11

02 调适心理,轻装前行——笔杆子的“扪心10问” / 15

第1问:你真的去适应工作了吗? / 16

第2问:你真的让心静下来了吗? / 18

第3问:你真的理解写作本质了吗? / 19

第4问:你真的热心对待写作了吗? / 20

第5问:你真的尽到工作本分了吗? / 21

第6问:你真的不是写材料的料吗? / 22

第7问:你真的刻意练习写作了吗? / 23

第8问:你真的有点写作的情怀了吗? / 25

第9问:你真的懂公文界的规矩了吗? / 26

第10问:你真的懂机关工作规律了吗? / 27

03 写作之功,皆在研究——笔杆子的研究意识 / 29

1.研究真这么重要? / 30

2.什么是研究? / 32

3.为什么要研究? / 33

4.研究的3个维度 / 35

5.当好研究者的4点建议 / 36

04 以人为镜,洞见写作——笔杆子的7种素养 / 40

1.勤学精神 / 42

2.博学态度 / 43

3.写作技巧 / 44

4.营销意识 / 45

5.战略思维 / 46

6.研究精神 / 47

7.演讲口才 / 48

05 百家争鸣,百事通透——笔杆子的精神世界 / 50

1.心中有“儒家” / 51

2.心中有“道家” / 52

3.心中有“兵家” / 54

4.心中有“法家” / 55

5.心中有“杂家” / 56

06 凡能疗愈,皆可入药——笔杆子如何治愈精神内耗? / 61

1.自己想要什么? / 62

2.该持什么样的心态? / 63

3.该有怎样的视角? / 64

4.自己的精神内耗在哪里? / 65

07 发散思维,自由思考——笔杆子的思考无处不在 / 68

1.人都厌恶损失 / 69

2.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 / 70

3.人人心中都有一只好奇的猫 / 70

第二篇 疏通思维

以底层逻辑破解思考之困

08 无系统,不公文——公文写作需要系统思维 / 75

1.什么是系统? / 76

2.什么是系统思维? / 76

3.系统思维为啥那么重要? / 78

4.写公文为何需要系统思维? / 79

09 完整性思考,把观点写全——系统思维的第一项修炼 / 82

1.关于完整性 / 82

2.什么是完整性思考? / 83

3.完整性思考的5个实例 / 84

10 逻辑性思考,把观点写顺——系统思维的第二项修炼 / 88

1.关于逻辑性 / 88

2.什么是逻辑性思考? / 89

3.逻辑性思考的5个实例 / 90

11 层次性思考,把观点写清——系统思维的第三项修炼 / 95

1.关于层次性 / 95

2.什么是层次性思考? / 96

3.层次性思考的5个实例 / 98

12 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系统思维的第四项修炼 / 103

1.关于结构性 / 103

2.什么是结构性思考? / 104

3.结构性思考的5个实例 / 106

13 统一性思考,把观点写像——系统思维的第五项修炼 / 110

1.关于统一性 / 110

2.什么是统一性思考? / 111

3.统一性思考的5个实例 / 112

14 思考是门技术,也是门艺术——修炼系统思维的7点建议 / 118

1.学理论,悟原理 / 119

2.站在写作看系统 / 120

3.站在系统看写作 / 121

4.有框架,用框架 / 122

5.没框架,造框架 / 124

6.灵活运用 / 124

7.做长期主义者 / 126

15 因为系统,所以变化——公文写作的“5大变量” / 128

1.“人”的变量 / 129

2.“文”的变量 / 130

3.“事”的变量 / 131

4.“地”的变量 / 132

5.“时”的变量 / 133

第三篇 融通方法

以核心技法破解落笔之困

16 故事:写作高手的“撒手锏”——故事的8种讲法 / 137

1.把“故事”当故事讲 / 139

2.把“过程”当故事讲 / 140

3.把“实例”当故事讲 / 142

4.把“数据”当故事讲 / 144

5.把“背景”当故事讲 / 145

6.把“感受”当故事讲 / 146

7.把“观点”当故事讲 / 147

8.把“闲谈”当故事讲 / 148

17 研究:发掘写作的源头活水——研究的8大招式 / 150

第1式:记得住数据 / 151

第2式:说得清细节 / 152

第3式:分得出条理 / 154

第4式:形得成总体 / 156

第5式:找得准位置 / 157

第6式:厘得清过程 / 159

第7式:搞得懂逻辑 / 161

第8式:看得透规律 / 162

18 论证:让读者读你信你服你——论证的10种方法 / 166

1.举例子 / 167

2.列数据 / 168

3.说故事 / 170

4.摆事实 / 172

5.推逻辑 / 174

6.讲道理 / 175

7.引名言 / 177

8.打比方 / 179

9.作对比 / 180

10.释内涵 / 182

19 分析:一个“剥柚子”的过程——分析的7个维度 / 185

1.分析构成 / 186

2.分析原因 / 187

3.分析结果 / 190

4.分析类型 / 191

5.分析形势 / 193

6.分析对错 / 196

7.分析要素 / 199

20 开头:写作里的“迎宾之道”——开篇的12种方法 / 202

1.设疑发问 / 203

2.阐述背景 / 204

3.驳斥谬误 / 206

4.归纳概括 / 207

5.界定概念 / 209

6.作出评价 / 209

7.阐明目的 / 211

8.呼应主题 / 212

9.询问原因 / 213

10.阐述形势 / 214

11.点明任务 / 216

12.说明意义 / 217

21 结尾:写作里的“送客之道”——收尾的10种方法 / 218

1.归纳概括 / 219

2.呼应主题 / 221

3.强调观点 / 222

4.补充说明 / 224

5.呼吁号召 / 226

6.展望未来 / 228

7.提出期望 / 229

8.明确使命 / 231

9.提出要求 / 233

10.加油鼓劲 / 234

第四篇 接通实践

以跨界创新破解实战之困

22 好公文应像一个水蜜桃——一篇好公文长啥样? / 239

1.形正 / 239

2.皮薄 / 240

3.肉厚 / 241

4.汁多 / 241

5.味甜 / 242

6.核实 / 242

23 从我的一篇总结说开去——为何公文“调性”难改变? / 244

1.公文难创新的原因在哪里? / 244

2.实例:一篇我们自己写的年终总结 / 246

24 所谓“心得体会”,有心得也有体会——怎么写好心得体会? / 251

1.就事论事 / 253

2.就事论理 / 253

3.就事论岗 / 253

25 亮点都是“对比”结的果——如何才能写出亮点? / 255

1.什么是亮点? / 256

2.亮点从哪来? / 257

3.用什么对比角度? / 257

4.需要注意什么? / 258

26 像产品经理一样读懂领导——如何成为领导“知心人”? / 261

1.用“耳”去倾听 / 264

2.用“手”去记录 / 264

3.用“心”去领会 / 264

4.用“嘴”去交流 / 265

5.用“眼”去关注 / 265

6.用“脚”去丈量 / 265

27 跨界类比,万物皆备于我——如何用跨界思维构思文稿? / 267

1.精心“选种”,挑选适宜形式 / 268

2.精心“培土”,营造良好氛围 / 269

3.精心“除草”,弘扬主流声音 / 269

4.精心“支架”,提供多元保障 / 269

5.精心“浇水”,注入丰富营养 / 270

6.精心“修枝”,纠正不良现象 / 270

7.定期“杀虫”,确保文化健康 / 270

28 意图是构思的“原点”——如何按“图”索骥打开思路? / 272

1.笼人心 / 273

2.溯历史 / 273

3.明使命 / 274

4.传经验 / 275

5.立规矩 / 276

6.描愿景 / 277

7.鼓干劲 / 277

后记 我心中的山——笔杆子与大山精神 / 279

附录一 躬耕文田结硕果 勤洒墨雨泽同人——感受笔杆子的写作情怀 同人于野 / 283

附录二 解渴的感觉——《笔杆子修炼36堂课》读后感 彭富强 /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