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第3版)》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结合现在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每一章配套知识点讲解短视频和自评量表,使教材内容更加立体化,符合学生多元认知的兴趣特点。其主要特点如下。
1. 指导思想明确
教材依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编写,坚持正面引导的原则,体现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成长潜力,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解决适应性和发展性问题。
2. 教材内容系统
教材以心理健康知识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紧紧围绕影响大学生人格成长和完善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如自我意识、人格完善、情绪调节、挫折应对、人际交往、恋爱心理、网络心理等方面的困扰,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理论和一些简单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的讲授和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能够及时地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干预,提高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强心理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章节结构完整
章节结构包括学习目标、核心概念、引导案例、学习指导、阅读链接、思考与练习、实践课堂和自评量表等栏目。每章均由一个生动的案例导入,每个抽象的概念均有相应的实例说明,在规范表述的基础上力求通俗生动,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丰富读者的知识面。同时,添加的“自评量表”符合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和要求。
4. 视频资源配套
本次修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每一章节配套教师精讲短视频,短视频内容选取既与教材内容相关,又针对大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进行阐述,时间上不超过20分钟,形式和内容上符合读者多元的认知兴趣和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