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大大小小的企业,像夜空中的繁星一样,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第一眼看上去,它们是那么的纷乱无章,处于无序状态。各种偶然的、随机的事件,伴随着企业全部生命周期过程。无数企业在同一时点诞生、兴衰和陨落,不同的企业形成不同的生长起点和路径,最终展现出不同的归宿。沃尔玛集团的大规模扩张,微软公司的快速成长,杜邦公司的百年不衰,以及安然这类巨型企业的轰然崩溃,无不令人瞠目结舌,难以置信。然而,经过长期仔细观察后发现,在混乱的表象下,企业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并且这些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跨国公司的平均寿命为40~50年,一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0年,40%的企业活不过10年,7~8年是企业死亡高峰期。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9年。可见,“流星企业”是“多发病”、“全球病”,甚至是“传染病”。
企业的普遍短寿,迫使各国企业努力寻求持续发展的思路与途径,各种关于企业生存、发展以至于持续发展的理论层出不穷,特别是企业仿生学,在近几年更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在企业仿生学中,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众所周知,在经济活动中,与企业相关的各种生命周期细数起来不下几十种,作为相对独立的生命周期理论,许多专家早已对某些生命周期进行过长期研究,这些理论已经非常完整,并且在不同类型企业的实践中应用得相当普遍和成功。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曾经对单体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深入详细的研究。他主要研究单体企业多种生命周期中的一种——企业生命周期。然而,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企业需要面对的是由若干种相依相克、相辅相成、重叠交叉、错综复杂的生命周期构成的庞大的生命周期系统,这一系统至今未被学术界和企业界所重视,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的管理更未被企业广泛实施。本书将以集团公司为平台,重点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系统,以及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的管理问题。集团公司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组织方式,普遍存在于近代具有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母公司,集团公司与单体企业在组织形态、经济特征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客观上集团公司形成了与单体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不同的综观经营管理形态。集团公司管理的对象不再是一家单体企业,而是几家、几十家,甚至几百家、上千家单体企业。其生产经营的产品、劳务、服务和项目等属于多个领域。业务涉及的地域也不限于本国,而是跨国或多国。集团公司追求的主要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集团公司的生存、安全与持续发展,是集团公司资产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是整个集团公司生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集团公司的企业生命周期系统不同于企业生命周期,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各种生命周期的集合。构成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的每一种生命周期,作为系统元素,既保持着各自的独立性,同时又与系统内其他生命周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数量上说,它是由几十种生命周期组成的;从形式上看,它不能用一条曲线描述,而是一簇曲线的集合,即形成一个企业生命周期的簇族。
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的管理,是指在系统理论指导下,对与企业相关的多种生命周期进行实时的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使这些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生命周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企业建立起自觉控制其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体系。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管理的理论意义在于,对内它揭示了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情况,为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框架体系。对外它同时又是一套较为客观、科学、全面、深入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动态系统。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于,通过对企业生命周期的系统管理,把企业生命周期系统中各种生命周期按照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领域,高层、中层和基层的研究层次,综合、专项和要素的研究方式加以系统归类,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在明确企业生命周期系统中各种生命周期的含义和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对企业生命周期系统外观描述的数量模型。生存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知己知彼是企业每天的作业,没有什么比这更困难了。
本书的创新观点: 把企业作为复杂、开放的系统,针对时间要素进行全程监控、动态管理;建立起企业生命周期系统,并对企业生命周期系统实施管理;有效的管理相当于为企业健康进行了“体检”,形成了企业危机预警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企业的命运,预测企业发展的趋势,自觉地管理好企业的生存发展。
本书的学术价值和作用: 书中内容在理论上力求有前瞻性,有理论高度;在实践中注重可操作性,强调对企业有实际意义;在定性、定量方面既注意论述上的简练明确、通俗易懂,言之有物,又有少量的定量分析模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注意了中国国情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问题,从主观上努力为集团公司进入国际市场、管理好集团公司的生存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努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没有什么比一种好理论更实用了,也没有什么比实践更能促成好理论了!
本书的编写特点: ①突出创新。尽量反映企业管理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和热点。②突出系统。本专题的研究范围超出了单体企业的管理问题,重点从集团公司的角度探讨企业生命周期系统。③突出管理。书中重点从管理的视角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着重介绍如何实施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的管理。④突出国际化。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管理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国际市场,服务于全球营销。⑤突出专业水准。从专业的高度展开研究,注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既有理论、有一定量的模型,又重视经验实证分析。⑥突出可行性。充分考虑到中国国情,联系企业的具体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谨防陷入“一句都没有错,一句都没有用”的“管理秀”模式。
本书的读者对象: ①大专院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师生; ②企业管理研究的科研人员; ③主管企业相关政策与咨询的政府官员; ④企业管理人员; ⑤公司从业人员; ⑥对企业管理有兴趣的人士; ⑦关注全球经济的企业相关人士。
向所有启发本书创作、被本书直接引用、摘录的文献资料的作者致敬!
向所有为本书的创作、出版、销售、阅读做出努力和服务的人们致谢!
向所有因本书创作、运作而受到负面影响的人士致歉!
恳请各界人士对本书中的错误及不妥之处提出批评指正。
作者林光
2005年3月于北京·烛园
联系电话: (010)62941026
Email:lind0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