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李宏芳的量子力学哲学研究专著《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获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出版基金资助,即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我衷心地祝贺她。这是她到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到清华大学做博士后,经过6年持续研究完成的一项学术工作。作为她的博士论文导师,当她请我为她的著作作序时,我欣然同意。

近年来,由于时髦思潮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有所削弱,唯物主义哲学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但李宏芳却坚定地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用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一些令人困惑的哲学问题。她的《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一书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于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研究的一篇力作。

在我国20世纪80、90年代,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研究曾经在国内科学哲学界引起轩然大波。一些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的研究者大肆宣扬,量子力学证明了“主客体不可分的统一”。在量子力学的测量过程中必须有“主观介入”。甚而言之,“月亮在没人看它时确实不存在!”“唯物主义今天已经被证伪!”

然而,近年来,量子力学实验的和理论的研究新进展,使得长期以来停留在哲学思辨层面的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之争,有了更为明确的科学实验的评判标准和科学理论的分析澄清,这些科学研究的实验的和理论的新进展都表明,科学包括量子力学是沿着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的。

在《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一书中,研究对象不是过去所研究的一些简单的微观粒子,而是一个复杂的宏观态,即死活叠加的宏观猫态。这是一个纠缠态,而且不是两个微观粒子之间简单的纠缠态,而是微观与宏观的纠缠态,因而问题更为复杂。

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根据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由这个纠缠态所得出的结论是:若一只宏观的猫处在死态和活态的相干叠加上,猫的死活将不再是一种独立于观察者主体的客观实在,而是依赖于观察者的测量!这是有悖常理的。因此,除非存在某种机制来破坏猫的死活叠加态,否则量子力学的合理性和普适性均要受到责难和挑战。

对于这样一个长期以来颇为令人困惑的复杂的量子力学哲学问题,李宏芳博士深刻分析了“薛定谔猫佯谬”的缘起和实质,指出这实为长期以来科学上对于纠缠态,特别是对微观与宏观的纠缠态的理解不足,而导致的一个“哲学上”的“佯谬”。她根据近年来量子测量关于“薛定谔猫”研究的实验的和理论的新进展,对量子测量中“薛定谔猫”纠缠态的退相干过程,给予了内容详实、思路清晰的科学阐述和哲学分析,从而更为明确地回答了量子测量中的“波包塌缩”是否必须有“主观介入”,量子力学是否是一个客观的、描述物理实在的理论的哲学纷争。这对于唯物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希望李宏芳继续在量子力学的哲学问题上进行更为深入和透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把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物理学哲学问题和科学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