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1999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主持召开了全国高职高专教材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尽快组织规划和编写一批高质量的、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基础和专业教材。根据会议精神,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于2000年1月在上海召开了由来自全国各地的部分高职、高专、成人教育及本科院校的代表参加的“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和教师一致认为,在当前教材建设严重滞后同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编写一套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的、真正具有高职高专教学特色的、体系完整的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为此,会议成立了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明确了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掌握计算机专业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要求具有对应用系统的操作使用、维护维修、管理和初步开发的能力。

根据上述目标,编审委员会拟定了本套教材的编写原则。在教材内容安排上,以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构造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从计算机应用需求出发进行理论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密切结合,尤其突出实践体系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训环节的教学;教材编写力求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概念清楚、实用性强、通俗易懂、前后相关课程有较好的衔接。与本科教材相比,本套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上更有特色。

根据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编审委员会确定了首批出版的十几本教材。这些教材的作者多是在高职高专院校或本科院校的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每本书均由计算机专业的资深教授或专家主审把关。我们还将在此基础上,陆续征集出版第二、第三批教材,力争在3到5年内完成一套完整的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教材。

应当说明的是,凡是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院校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均可使用本套教材。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增删一些内容、实训项目和练习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并形成相关的应用能力。

由于各地区各学校在教学水平、培养目标理解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加上这套教材编写时间的仓促,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敬请各学校在使用过程中将修改意见或好的建议返回给教材编审委员会,以便我们及时修订、改版,使该系列教材日趋完善。

我们恳切地希望高职高专院校任课的专业教师和专家对后续教材的编写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真诚地希望各位教师参与我们的工作。

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

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2000年5月

如今,Java语言在业界备受推崇,深受广大程序设计人员的喜爱,也是各大院校教授的一门主要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语言。虽然Java语言易学易懂,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 一方面,与面向结构的语言相比,有了许多新的概念,如数据的封装、类的继承、运行时多态等,由于多数的初学者没有程序设计经验,所以在接触这些概念的时候,不免感到过于抽象,不易接受;另一方面,对于怎样使用Java去解决实际问题,在一些初学者中也存在不知如何着手的现象。

朱喜福编著的《Java程序设计》一书有很多习题,可以帮助初学者加深对Java中基本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引导他们由浅入深地学会从面向对象的观点出发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该教材的习题没有参考答案感到有些不便。鉴于上述原因,我们编写了这本习题解答,对书中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给出了参考答案,对编程应用题提供了参考代码,并且给出了必要的说明。所有代码都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在JDK1.5环境下通过了编译,可以直接运行。

本书的参考代码按照《Java程序设计》一书中的章节顺序排列,除了个别习题中指定了名称的类以外,解答中类的名称以Answer的第一个字母开始,例如A5_2代表第5章第2题的代码。

在实际运行参考代码时,需要在JDK1.5下重新编译,如果程序要求图像、声音或者文本文件作为输入,则需要读者自行将相同类型的文件复制到程序代码所在的目录下,方可正常运行。在运行applet时,读者需要使用下列HTML文档:<HTML>

<HEAD><TITLE>Java小程序</TITLE></HEAD>

<BODY>

<APPLET CODE=″XXXXX.class″ WIDTH=200 HEIGHT=100></APPLET>

</BODY>

</HTML>其中XXXXX代表applet的名称。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欠妥当的地方,希望读者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作者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