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现代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给企业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需要其所用的编程语言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要求能运行于不同平台上,而Java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

Java语言是Sun公司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设计的计算机程序语言,在短短的几年内便已风靡全球。Java语言具有跨平台、面向对象、安全、多线程、健壮性等优点,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跨平台性,换句话说,无论在哪一个操作系统平台上,使用的代码是完全一样的。

为了帮助读者学习这种功能强大的程序设计语言,笔者精心编著了本书。本书依照科学的学习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向读者讲述了Java语言。首先从Java语言的基本特点入手,介绍了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控制语句等知识,使初次接触Java的读者对Java语言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然后对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性等作了深入讲解。本书还向读者讲述了Java动态网页开发的知识,力图让读者在阅读完本书后可以实现网络编程。总之,本书内容全面,力图做到深入浅出,将复杂的问题用最通俗、最简洁的语言呈现给读者。

本书在内容的编排和目录组织上都十分讲究,争取让读者能够快速实现从了解到掌握的质变。例如,第1章在介绍了Java语言的特点之后,接着便对Java的开发编译环境进行了讲解,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使读者对Java语言有一个大体的认识。讲解具体知识的时候,直接切入主题,让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掌握知识点。

本书特色

1.讲解通俗,步骤详细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相应的知识,在阅读时就像听课一样详细而贴切。读者只需要按照步骤操作,就能够轻松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体会到独立完成程序的乐趣。

2.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本书具有的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从而使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

3.实例经典,内容丰富

本书实例经典,内容丰富。刚接触一种语言,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如何运用,而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阅读实例来尽快掌握该语言。本书不但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例,而且在每个实例后都有相应的讲解,力争让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点。

 

4.内容超值,附源代码光盘

本书附带一张光盘,收录了书中的实例源代码,读者只需要按照书中介绍的步骤进行操作,即可得到一个完整的程序。

本书内容

第1章带领读者进入Java世界,讲述Java语言的特点,同时讲述JDK的安装和配置。

第2章从Java语言的基础语法开始,讲述Java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以及Java语言的类型转换、数组与字符串等。

第3章讲解Java语言的控制语句,包括选择、循环以及跳转语句等。

第4章讲解面向对象程序开发,包括面向对象思想和面向对象的特点。

第5章讲解Java的面向对象,主要包括Java的类和对象、成员变量及方法的访问、抽象类和抽象方法,以及包的概念和使用。

第6章讲述Java的继承和多态,包括继承、super关键字、重写及重载等。

第7章介绍类的高级使用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static关键字、final关键字,以及接口的概念和使用,最后又对内部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讲解。

第8章介绍异常处理方面的知识。

第9章介绍Java的输入输出方面的知识。

第10章详细讲解多线程的知识,主要包括多线程简介、线程的创建、线程的调度、线程状态、线程同步和通信。

第11章介绍AWT方面的知识。

第12章详细讲解Swing组件。

第13章讲解网络编程的知识,包括网络基础和网络编程步骤。其中,对网络编程步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第14章介绍Java数据库编程,主要包括JDBC介绍、简单介绍数据库、JDBC编程步骤、PreparedStatement、元数据、批处理、结果集处理等。

第15章介绍HTML方面的知识。

第16章介绍JavaScript方面的知识。

第17章介绍JSP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JSP简介、JSP程序演示、JSP的基本语法、JSP指令、JSP动作、JSP内置对象等。

第18章讲解Servlet方面的知识。

第19章介绍J2EE方面的知识。

第20和21章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知识,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和网上书店系统。

附录部分对Eclispe开发环境、ASCII编码、JDK命令作了简要介绍。

读者对象

本书具有知识全面,实例丰富,深入浅出的特点,力求以通俗易懂的讲解指导读者学习。本书可以作为初次学习Java的入门教材,也可以作为中级读者的必备宝典,对高级读者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创作团队

本书由庞永庆和翟鹏主持编写,其他参与编写、资料整理、代码调试的人员还有陈杰、陈冠军、顼宇峰、于咏泽、冯浩楠、刘军、刘晶晶、刘辉、刘长江、吴荣、孙海民、孙爱荣、张亚丹、张军华、李家玉、李爱芝、李静、王全、王嘉、王晓天、王永刚、石光成、纪超、胡永、贾凯、赵美青、陆壮飞和马忠超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