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及应用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处在全面网络化和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对网络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计算机网络行业已成为技术人才稀缺的行业之一。
传统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网络岗位的技能要求。传统网络专业课程设置受网络实训设备、师资或教材的限制,未能开设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课程,主要侧重于网络理论介绍和针对小型局域网络组建的技能培养,这就造成了所培养的毕业生只能胜任小型局域网络(单一网段的网络)的组建和维护管理工作。但目前稍微大一点的局域网络都是需要划分网段的,这就要求网络工程师必须掌握对网络核心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能力。
没有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这一网络核心技能,是造成目前计算机或网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目前网络专业就业市场出现“两旺两难”的主要原因。“两旺”是指供方和需求方都旺盛,“两难”是指“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网络工程的组建,除了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综合布线以外,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对交换机和路由器按网络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这是技术含量较高的一个工作岗位。
作为具有“高技术性”和“职业性”双重特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网络专业或计算机应用专业(网络方向)开设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方面的课程是至关重要和紧迫的,并且该课程应成为核心主打课程之一。
《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对《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的一次全新改版,融入了作者最近几年从事网络工程规划设计、网络管理和网络专业教学积累的经验。经过本次改版,全书内容更加新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有案例均来自真实应用,并提供有详细的网络实训方案和实训步骤。书中与Cisco(思科)设备配置相关的应用示例,可在Cisco Packet Tracer 4.1/5.0模拟环境中进行全真的网络实训操作。
本书以作者亲自规划设计、参与建设并维护管理的某个具有双因特网出口的大型高校校园网络工程案例为主线,组织各章内容,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模式编写,详细介绍了大型局域网络的规划设计方法、思科和华为的交换机与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技术,以及网络的后期维护与管理方法。
在实际的网络工程中,所选择使用的网络设备可能会来自两个或多个厂商,如思科、华为、华三、锐捷等,这就要求网络工程师必须掌握最主流的网络设备厂商的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因此,本教材在讲解中,同时介绍了目前最主流的思科和华为(华三)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技术,所介绍的网络设备涵盖了高、中、低三个档次的主流设备。高端设备主要以华为S8505万兆核心交换机和华为NE40交换路由器为例,介绍其配置方法和在本案例中的应用。
本书侧重于对网络实用技能的培养,内容讲解清晰透彻,其目标是通过对该书内容的学习和实践操作,达到能规划设计大、中型局域网络,并能独立配置思科或华为(华三)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能力,以及网络后期的维护与管理能力。由于局域网络通常使用静态路由,本次改版,对动态路由的配置进行了削减,仅做了简单介绍,重点放在静态路由部分。
对网络进行规划设计、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配置和管理,都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网络理论知识,为此,本教材在第1章对必须掌握和充分理解的网络理论知识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对于未学习过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读者,通过本章的学习,也能无障碍地进行后续章节的学习。
本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总体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方式进行组织编写。
突出计算机网络规划设计、网络工程组建和网络管理能力的培养。
案例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
组织与讲解体现了“易学易教”的原则。语言讲解上,力求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通俗易懂。
本书配有习题和实训,相关资料可访问作者网站来获得,对本书的建议可发送至邮箱。
全书共9章,第1~6章由冯昊编写,第7~9章由黄治虎编写。建议学时数不低于72学时。对于网络实训设备不够的学校,建议采用Cisco Packet Tracer 5.0模拟器进行网络实训。
本教材得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限于笔者学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 者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