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天,Excel已成为商务人员使用最频繁的软件。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使用Excel来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处理。很多企业愿意招聘有Excel使用经验和能力的人。因此,国内外许多院校均开设了类似的课程。

实际上,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际运作,实行企业经营目标的决策需要运用各种优化方法与工具才能完成。也就是说,管理中要以高等数学、线性规划、统计学等定量方法为工具,才能使企业的决策达到优化与科学化。但在实践中,由于决策者缺乏必要的有关定量方法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无法直接获得可应用于经营活动的决策结果,从而使优化决策不能得到充分的应用。Excel在计算、画图和模拟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可对企业管理中所涉及的微观、宏观决策进行分析、建模与计算,使决策者无须掌握复杂深奥的定量方法即可解决实际经营中的优化问题,准确迅速地得出决策结果。这非常适合数学基础较弱的读者。

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实用性是本书的基本特色。本书的所有案例及习题均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涉及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要方面。学生学完该课程后,能够快速适应并胜任当前企业的相关工作。

本书不是从技术的角度,而是以管理的视角讨论企业商务与经济决策中所涉及的问题。我们始终贯彻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教材在体系安排上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本书非常适合案例教学模式。

本书讲述的Excel内容及案例对专业课有较强的支撑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建立优化观念,形成优化思想,还使他们掌握企业商务和经营目标优化的方法和工具,熟悉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决策的一般规律和过程,能根据基本经济原理和具体经营环境,制定出科学的企业经营决策。

我国的计算机教学一直注重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但科学不仅包括科学技术,还包括科学的思想。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是计算机学习的基础,理解认识计算机则是学习计算机的最高境界。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机器,如果使用者的思维模式和意识仍停留在工业时代、甚至小农或手工作坊时代,计算机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本书就是要试图改变这种状况。

本书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章节提供的是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它综合了经济、统计、计算机应用等多学科的知识。

本书是在原来讲义基础上的补充完善。全书由张国锋制定编写大纲和要求,其他老师帮助完成了相关章节的编写。其中,郭新顺、郑戟明负责第2~8章,赵丽辉、刘雪芬、张国锋负责第1章和第9~18章。顾振宇、柳青、张晓黎、曹玉茹老师帮助进行了认真校对,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本书是多年课程建设的总结。经济学的学习背景,使作者对计算机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种使命感促使作者认真完善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在取得学生和社会认可的基础上,就有了出版此书的冲动。此书得以出版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帮助与支持。

将计算机与专业课程结合是计算机文化教育发展的方向,作为一种尝试,我们在此抛砖引玉,愿与同行交流切磋,共同促进我国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书中引用材料,我们尽量在书后参考文献中注明。可能因为一时无法找到原文会有疏漏,在此表示歉意。

本书主要分为3部分。第2~7章为商务应用部分,第8~12章为经济分析部分,第13~17章为建模与决策部分。根据作者多年教学经验,讲课顺序不应按照章节顺序进行,可将3部分内容有机穿插、重新编排。建议将第18章内容放到第2次课,学生有了宏的概念和VBA的知识后,有助于其他章节课程的学习。本书备有课件,需要者可向作者索取(Shiftmis@Yahoo.com.cn)。

本书适用于经济和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MBA学生,也可作为各级企业管理人员、高层决策人员及Excel爱好者的培训教材或自学参考书。

张国锋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