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FOREWORD

本课程是机械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及一定的工作能力。“互换性”属标准化范畴,即研究如何通过规定公差与配合合理地解决其使用要求与制造工艺之间的矛盾; “测量技术”属计量学范畴,即研究如何运用测量技术手段保证国家公差标准的贯彻实施。

本书是根据机械工程对“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总结最近几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一本技术基础课教材,书中全部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

本书以互换性原理为主线,以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相关标准为基础,

遵循“内容精选、加强应用、注意更换、便于教学、便于自学”的原则,力求简要、系统、通俗地阐述各章的基本内容,以使读者建立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了解误差与公差标准及其应用。对于测量技术,本书重点阐述测量对象、测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等基本概念,其目的仍在加深读者对互换性原理的理解,培养读者的应用能力。本书最后简明阐述了质量工程下的互换性设计方法,系统介绍了从顾客需求→系统功能设计→参数设计→公差设计→关键指标管理的演绎方法。

全书共分8章,其中第1~5章介绍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孔、轴体的公差与配合、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基础等内容; 第6章介绍了轴承、螺纹、键、花键、圆锥齿轮等典型零件的公差与配合; 第7章介绍了基本几何参数与典型零件测量; 第8章简明阐述了质量工程下的互换性设计方法。各章均附有习题,以帮助读者自我检查与复习。

全书由王益祥负责统稿,由袁军堂负责全书的审查与校订工作,全书具体分工如下: 第1章、第2章及第6、7章中的齿轮部分、第8章中的质量部分由王益祥编写; 第3章及第6、7章中的几何参数测量、圆锥部分由陈安明编写; 第4章、第5章由王雅编写; 第6、7章中的螺纹部分由张卫编写; 第6、7章中的轴承、键与花键由方峻编写; 第8章中的尺寸链部分由曹春平编写。

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教学经验所限,本书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和帮助。

编者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