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强化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企业管理的一股新潮流。我国已经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为各界共识,自主创新得到企业重视,以创新求发展逐渐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 因而技术创新管理知识得到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本书应运而生,2000年第1版出版之后,成为技术创新管理领域国内使用量最大的一本教材。第1版已重印10次,发行3.5万册,期间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年第2版出版,已发行2万册,期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和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2009年之后,我们就开始准备第3版的编写工作。
最近10年,我们围绕自主创新展开理论研究,对我国自主创新的规律进行探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创新管理要开阔思路,创新研究要回归熊彼特。熊彼特将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结合在一起,研究经济和社会的长周期变化,并将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归于创新,开创了创新研究领域。熊彼特认为,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开发新的产品,开发新的生产工艺,采用新的组织方式,开辟新的市场,采用新的原材料; 创业者的核心作用在于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基于回归熊彼特的理念,我们提出广义轨道理论。广义轨道理论的出发点是将研究视角由技术维度扩展到技术创新涉及的其他维度,如市场、商业运作等; 在此基础上,从更广义的“创新”视角进行考察创新轨道,提出市场轨道、技术组织轨道、商业模式轨道等。我们把自主创新和广义轨道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都增加在第3版之中,以期和读者分享我们的见解,也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我们非常感谢国内创新管理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对本教材的厚爱,提出了优化内容和篇幅等方面的中肯意见,这些意见都在新版编写之中给予了考虑。
第3版延续了第2版的技术创新管理框架——技术创新管理理论、决策、过程管理和要素管理,对一些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补充。全书主要内容如下。
技术创新基本理论: 包括技术创新概念、分类、过程、技术创新进化理论、技术创新壁垒论、技术、技术成长、技术轨道和广义轨道理论等;
技术创新决策: 技术创新决策贯穿于技术创新管理的各个部分,既有战略层次的决策,也有战术层次的决策,本书把技术预测与评价、技术创新战略分析基础、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估方法都囊括进来。技术预测与评价让决策的长期技术发展趋势与环境更为明确,技术创新战略分析基础为决策者了解产业环境和企业内部要素分析提供理论和分析方法,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为战略层次的决策提供思路,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估方法为战术决策提供工具;
技术创新过程管理: 为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供管理工具和方法,主要包括外部技术获取、创意开发方法、新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管理、技术创业管理和技术创新项目管理;
技术创新要素管理: 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的信息与知识管理、能力基础和组织管理。
这些内容是围绕技术创新活动组织的,由两条线贯穿: 一条循技术创新活动延伸,由决策和过程管理篇构成; 另一条贯穿在技术创新活动各环节之中,由要素管理篇构成。
第3版仍然由第2版的作者群集体完成。第六章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估方法由李习保老师完成; 第八章创意开发方法由杨德林老师完成; 第九章新产品开发由朱恒源老师和杨艳博士完成,第十章服务创新管理由蔺雷博士完成; 第十一章技术创业管理由张帏老师完成; 第十二章技术创新项目管理由李纪珍老师完成,其余各章由吴贵生和王毅共同完成。在此,我们向参与本书写作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高晓蔚编辑为本书的完成提供了大力支持,她的努力促成了我们每一版的及时更新,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自第1版问世以来,一直得到读者的关爱,给我们提出不少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对此我们心存感激。尽管我们在努力,但新版一定还存在不少不成熟和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恳请读者继续批评指正。
吴贵生王毅
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