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1919年德国魏玛的包豪斯学院开创了设计构成的教学内容和形式。30多年前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引入了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之后又发展为包括色彩构成在内的“三大构成”课程,成为我们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一种全新手段并影响至今。但近些年,一些艺术设计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三大构成”的缺陷,并力求改进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编写了本书,其目的正是为了适应当前设计专业基础教学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开拓性的高素质综合艺术设计人才。
二维设计构成与表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基础,虽源于传统的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但并不是二者的简单拼凑,而是力求在对包豪斯设计教学内容正本清源的前提下强调设计表达的适用性和时代感。因此,本书定位在“二维设计构成”,这样既能涵盖传统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精要,又能将二者有效融合并重新诠释。书中收集了大量新鲜直观的图片资料,注重以图释文、以文解图,语言通畅、精炼,文字表述易于理解。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注重实训和互动过程,内容结构较好地体现了“启、承、转、合”的特点。整体思路是以形态构成中的“二维”理论为依据,结合相关艺术形式如摄影、绘画、图案的构图、构形、设色、表意等内容,并将有价值的设计元素进行提炼、概括、归纳、整理,循序渐进地研究二维设计构成的规则认知和应用表达。同时以社会生活、情绪感悟为设计的“行为”动力,引领大家沿着形式美规则来探索专题设计表达形式与方法,努力拓展应用范围,进而达到发现和认知二维视觉语言奥妙的目的。本书既可作为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材,又适合个人自修。
本书特色主要有三点。其一,深入浅出地对构成形式的解析与要素重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理性归纳,力求将逻辑思维方式有效运用到二维设计表达中,强调理性思维指导感性设计。其二,以二维构成元素为基础,合理运用形式美规则进行专题设计的初步表达并强调表达内容的“点到”即可,进而引导学生将固化的构成知识灵活应用。其三,专题内容要求形式丰富并具有设计延展性,同时要与现实社会、时代特征紧密联系,使学生立足于构成内涵的综合性挖掘,突破以往构成作业的烦琐、枯燥、雷同,进一步体现构成设计的实用价值。
本书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的第四章至第七章以及第三部分由吴向阳编写,第二部分的第八章和第四部分由汤娜编写,吕晓霞、刘翠林老师参与了部分作品图片的筛选工作,吴文龙、车道明同学为本书制作了大量示意图,全书由吴向阳统稿。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级领导以及艺术设计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编者深知学海无涯,不敢妄自尊大,因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业内同行及专家赐教。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