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已经从16位发展到了32/64位,各种多功能芯片、多媒体技术与设备也大量涌现出来。为了使学生尽早掌握微型计算机的最新技术,我们在原《32位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基础上,于2008年编写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经多年使用,效果良好。如今,为了跟随微型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和适应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需求,我们对原作进行了较大篇幅的修改,删繁就简,增添新知识、新内容和应用实例,以便把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原理和开发应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但是,书中仍保留了8086微处理器的部分内容,一是本着从易到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原则;二是考虑到一些学校尚不能开设32位微处理器实验的困难。
全书共有14章。其中第1章为概述,主要讲述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与特点,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组成、引脚功能、总线周期等。第2章为32/64位微处理器组成原理,主要讲述804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组成与工作原理、IA-64微处理器的组成与特点。第3章为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主要讲述80x86寻址方式、汇编语言指令系统与程序设计、保护方式编程与程序接口、DOS功能调用及上机操作。第4章为存储器体系结构,主要讲述静态SRAM、动态DRAM、只读ROM、电擦除/Flash以及双口存储器的组成原理,存储器扩展及与CPU的连接,常用外部存储器磁盘和光盘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5章为数据输入/输出方式,主要讲述接口的组成、功能、编址及数据输入输出的控制方式。第6章为总线技术,主要讲述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组成与标准、总线结构、常用系统总线及外部通信总线的类型与特点。第7章为并行I/O接口与8255A,主要讲述并行数据传送方式、并行I/O接口的组成及8255A的内部结构与编程使用。第8章为中断控制与82C59A,主要讲述8086 CPU中断控制系统、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C59A的内部结构及编程应用。第9章为定时器/计数器8254,主要讲述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4的内部结构及编程应用。第10章为DMA控制器8237A,主要讲述DMA控制器8237A的内部结构及编程应用。第11章为串行通信与串行I/O接口8251A,主要讲述串行数据传送方式、RS-232C/485总线标准与接口、串行I/O接口8251A的内部结构与编程方法及串行通信。第12章为D/A与A/D转换,主要讲述D/A与A/D转换原理、常用8/12位D/A与A/D转换器的组成与应用。第13章为多功能芯片组与PC主板结构,首先讲述多功能芯片82380的基本组成与功能,Pentium PC主板系统结构,多功能芯片组850、945、965的组成与功能,然后讲述采用850芯片组的Pentium 4 PC主板结构、采用945芯片组的Pentium D PC主板结构以及系统BIOS ROM与CMOS RAM的功能与作用。第14章为常用外部设备与多媒体技术,主要讲述键盘、鼠标器、扫描仪、CRT/LED/LCD显示器工作原理、激光/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以及音频/视频信号处理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
本教材采用模块化结构,不同类型的专业可选择不同的章节,总学时为72学时。如果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作为一门课程另行开设,标有*号的第3章可在教学中从简或者跳过。
本书第1、2、10章由陈建铎编写,第7、9、12、14章由王艳君编写,第4、11章由张乐芳编写,第3、13章由赵向梅编写,第5、6、8章由苏春莉编写。全书由陈建铎、王艳君统稿并审稿。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概念准确、内容简洁、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应用、通俗易懂。但是由于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诚请广大读者和同行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学时: 第1章 概述 6学时
第2章 32/64位微处理器组成原理 8学时
*第3章 汇编语言与程序设计 10学时
第4章 存储器体系结构 6学时
第5章 数据输入/输出方式 4学时
第6章 总线技术 4学时
第7章 并行I/O接口与8255A 4学时
第8章 中断控制与82C59A 4学时
第9章 定时器/计数器8254 4学时
第10章 DMA控制器8237A 4学时
第11章 串行通信与串行I/O接口8251A 4学时
第12章 D/A与A/D转换 4学时
第13章 多功能芯片组与PC主板结构 4学时
第14章 常用外部设备与多媒体技术 6学时
编著者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