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人们习惯于将现代设计归纳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三大门类。展示设计则是把视觉传达语意和产品设计形态融汇于三大设计领域,以时空环境设计的方式表现出来。由此可见,展示设计是一个人为环境的创造,实质上是一门空间与场地的规划艺术,是在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创造出一个彼此相互交往的空间结构,这一结构形态以整体性和独特性的超维度空间“语汇”塑造出一个展示活动的生动艺术形象(图示1)。视觉传达语意的表达方式和产品设计的形态特征是展示设计的基础。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CI、版面、数字传媒、展品陈列等)和产品设计(包括展体构成、展具、灯具等)荷载构成了整个展示活动的主体形态。展示设计特殊的综合性、广泛性和社会性特征,要求展示设计教学应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入手,在学生了解其设计的系统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相关学科修养、能力的全面培养,拓展和改变学生的专业知识层面和总体设计的思维定式,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经济活动的需求(图示2)。自 1851年的伦敦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以来,国际展示事业迅速发展。随着社会体系的完善,资本积累需求对社会化市场运作要求的提高,商品竞争的日趋激烈,迫使人们对于营销时效的把握和争取客源的手段必须加强,商业展示的执行因而受到了极大重视,展示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令人鼓舞。数以万计的现代科技馆、博物馆、儿童活动中心、游乐场、美术馆、会展中心等在世界各国兴建起来,构成了社会教育与资讯传播的海洋。直至今日,会展作为产业通过争取大型国际间、地区间的会议与展示,将特定资源与信息交流融合,带动当地的旅游、饭店、航空、运输及会议等与展示机构相关行业的发展。欧洲的维也纳、慕尼黑、阿姆斯特丹、巴塞罗那等均成为会展产业发达的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 20年,从中央到地方均认识到了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各大中城市纷纷建设会展场馆,争办各类活动,促进市场繁荣,我国的会展业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势态。加之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更是把会展产业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尽管会展业发展迅速,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展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管理水平、操作运行、展示设计水平等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竞争力相对薄弱。我国会展业无论是在规模、效益还是在质量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较之展示业发展的形势需要,会展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展示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愈显得重要和迫切。因而,各类相关学校及科研单位纷纷瞄准会展业这块阵地。笔者自1988年在山东首开展示设计课至今,经过近二十余年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无数次的交流与总结,遂将讲稿、教案整理成册,并曾被列入山东省教育厅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得省教育厅和学院的支持帮助,陆续出版几本成果。这次有幸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将此书稿列入规划教材出版计划笔者深表感谢,愿本书能对致力于此专业教学发展和从事该项工作的同仁有益。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力求在知识点全面、综合的前提下,尽量多地吸取新技术、新成果,摒弃过时的旧知识,体现时代感。以问题、任务、目标为驱动,加强实践性、可操作性。内容涵括展示设计概念、发展、范畴、机能与价值、艺术风格与流派、设计原理与方法、设计因素和设计分析等,知识点、案例分析、思考练习紧密结合,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自己参与设计的方案和教学成果,对项目合作者和教学参与者深表感谢!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内容上肯定有欠妥之处,衷心希望前辈、同仁和广大读者指正,以便日后改进、完善和发展,值此致谢于先!任仲泉2011年 7月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