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工业设计在工业时代诞生并逐渐被人类应用和重视有其历史必然性。工业和工业革命只是工业设计产生的“启动键”。 以欧美为代表的的西方工业设计自19世纪以来不断的发展和成熟,但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到今天出现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停滞。工业设计在新的历史时期期待突破和发展。推动工业设计发展的新生力量,将出现在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最活跃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这些发展中国家”。国际社会称他们为“金砖国家”。这些国家的文化、技术、经济和社会在当代发展和变化最为迅速,这些国家对工业设计的需要更为迫切,同时他们也在影响工业设计的发展,他们将成为工业设计发展的中坚力量。这里尤其以中国最具代表性。中国选择工业设计这样一个具有科学性、广泛性、人文性和创新性特点的理论工具作为发展的突破口绝非偶然,这是人类自然平衡的表现,更是工业设计新兴和发展的机会。
我们是一支在工作中国工业设计一线的设计团队。团队中有市场人员、工业设计师、经济人员、法律人员、工程师和工业设计管理人员。我们每天都在做工业设计,或者做着之相关的工作。尽管我们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也为上百家大中小企业提供过设计服务,进行过几百款产品的设计,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和产品,但是对工业设计仍然存在很多疑问,例如:我们思考分析苹果公司工业设计团队在进行工作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为什么会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工业设计的范畴。我们思考缘何工业设计在苹果公司会产生如此大的效应?我们开始重新思考工业设计是什么?我们重新思考工业设计与人的关系;工业设计与企业的关系;工业设计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工业设计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我们思考分析现在人到底需要什么产品;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工业设计如何满足人的需求;思考分析怎样才能把产品设计好;思考设计师是设计对人类有意义的工具,还是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做“快餐式设计”?
工业设计师是工业设计理论的实践者,是产品研发和工业设计同向管理的决定性因素。工业设计师自由、敏感、有激情、有创造力,但是从事的是一种非常科学、认真、严谨的工作。设计师的学识、素质、经验、能力、个性决定设计师的能力和水平。工业设计师必须经过专业的工业设计学习、训练和实践才能成为职业的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和工业设计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应该和医生、建筑师一样值得尊重。医生为人类解决健康和生命问题。建筑师为人类解决居住和空间问题。工业设计师为人类解决生产、生活和发展问题。中国由于工业设计刚刚起步,工业设计发展过快设计师良莠不齐导致企业对设计师产生信任危机。企业对工业设计师的信任危机直接导致行业危机,极大的影响了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健康发展。所以工业设计师应该认真学习提高认识能力,通过训练开阔眼界,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丰富经验,提高设计师的设计能力。根据设计师掌握技能深浅、知识程度和经验多少将设计师分为三类。工业设计师可以根据分类标准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行准确定位。
工业设计传统设计思维是在用什么方式,实现什么功能和设计成什么样,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工业设计传统的设计思维与资本的社会性质产生了矛盾。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工业设计在社会大分工中的作用和意义也在发生变化。新文化和新技术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科学和理论基础。工业设计开始对人类知识、理论和科学进行重组、融合和整合;工业设计要对技术、产业链,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满足人类生理、心理、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和需要,解决人类生理、心理、生产和生活的矛盾和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存愿望。于是“简约设计”、“绿色设计”、“交互设计”、“体验设计”、“整合设计”、“信息设计”、“ 整合创新”等相继登场。这些理念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尊重;更是对人的尊重;更是工业设计发展的本位回归。工业设计针对的是人,载体是产品,服务的主要目标是企业。
工业设计在中国最近十多年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不仅成就了中国企业发展了中国工业设计事业,而且中国工业设计也为很多国际品牌和跨国公司发展贡献了力量,同时也为世界工业设计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每一个工业设计师、每一个工业设计团队、每一个工业设计公司、每一个工业设计学院、每一个工业设计组织都为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工业设计来讲:对是贡献、错也是贡献。工业设计在发展和探索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只有看到什么是错才知道什么是对。
本书内容
本书基于宏观和系统理念将工业设计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模型搭建、创意概念生成和创新设计;
? 第二阶段是技术整合、工程结构设计、制图数据设计;
? 第三阶段是样品制作、功能测试,设计改进实现生产转化。
基于上述结构,本书内容共分五部分:
? 第一部分提出工业设计发展进步的新思维,工业设计的起源、历史、人物、任务、价值、管理和意义,并由此引出工业设计再思考。
? 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工业设计第一阶段(即模型搭建、创意概念生成和创新设计)。
? 第三部分讲述的是工业设计第二阶段(即技术整合、工程结构设计、制图数据设计)。
? 第四部分讲述的是工业设计第三阶段(即样品制作、功能测试,设计改进实现生产转化)。
? 第五部分总结工业设计的系统理论(同向管理)的形成和应用。通过两个大型设计案例归纳当代工业设计的运营方式和方法,并通过新的知识体系对工业设计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进行再思考和重新定义。
工业设计管理分为两个层面,运营层面和经营层面:运营层面是指工业设计流程管理,其主线是工业设计师的管理;经营层面是指工业设计整合、宏观和系统管理,其主线是工业设计经营管理。工业设计管理的核心是以工业设计师为主导的多元化整合创新,这是工业设计管理体系完善的体现,本书将其总结为“工业设计同向管理”。
本书特色
? 本书作者为国内一流工业设计公司的正值设计巅峰期的优秀设计师,内容100%切入工业设计核心,绝非纸上谈兵。
? 本书作者之一(王笑天)为北京艾德沃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和总裁,从业15年让其拥有从毕业生到老板的广泛经历。作者了解这个行业,了解这个行业需要什么人,了解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以及如何提高,了解应该如何在国内、国际市场生存……。所以本书适合几乎所有工业设计从业人员以及即将入行的同学们。
? 新概念、新产品、新案例——本书对工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最新的电子产品、家电产品、工程设备、医疗设备、3D打印等都有阐述。精选了行业主流厂家的案例,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行业。其中对产品的介绍客观、公正,案例(如手机、检测仪、概念家电、医疗仪器、工程设备等)都是非常“新鲜”的素材。
? 另外,本书穿插了大量实际案例中产生的各种过程文档、手绘图、流程图、工程图等,这些真枪实弹的资源将为读者提供最真实的项目实践参考。
关于作者
王笑天
PVM(PI、VI、MI)产品品牌文化塑造概念提出和实践者
产品整合创新设计和本位设计推动和实践者
创立艾德沃整合创新设计事务所
服务客户:中石油、中科院、航天院、同方威视、中国银行、奥组委、松下、中煤科工集团、东联哈尔、聚光、洁神、时代集团、新联铁、汉达尔等。
作者:潘娟
作品:
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若遇到疑问或难题,或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可以发送E-mail至chanpin2004@126.cn,或者登录作者的微博http://t.qq.com/wangxiaotian3995进行讨论或寻求支持,必将百问不厌。
鸣 谢
? 感谢青年画家王海丰多年来对作者的教导和帮助以及对本书创作的指导。
? 感谢谭鹤旻、李玉芳、王玉民老师的教导和帮助。
? 感谢河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高立群老师对作者的教导和支持,以及对本书创作的指导。
? 感谢陈东亮先生为本书撰序。
? 感谢张宏伟、汤丽华多年的支持和对本书的支持。
? 感谢张雪、王海燕以及在艾德沃工作过的每一位同事的支持。
? 感谢中煤科工天玛电液李首斌(总经理)韦文术(副总)的支持。
? 感谢中石油胡小刚 (经理) 的支持。
? 感谢同方威视吴所长的支持。
? 感谢嘉博文公司陈磊(总工程师)的支持。
? 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栾大成编辑,从意向合作、签约、写作的期间全程直到出版发行都给予大量的指导和帮助。
声明
本书中各个章节中的产品和资料介绍,仅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相关内容,作者已经尽力去保证其准确、完整、客观。其中大部分资料由各个公司提供,少量资料来源于相应公司的公开产品资料或网站资料,一切产品图片、设计图片、公司LOGO、技术资料等的版权均为相应公司所有。
同时,为了顺利地展开主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技术文章、资料、图片,并引用、借鉴了其中的一些内容。由于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因此无法一一查明原创作者、无法准确列出出处,敬请谅解。
虽然所有资料均经过仔细核对,力求准确,但仍可能产生误差,如有内容引用了贵机构、贵公司或您个人的文章、技术资料或作品却没有注明出处,欢迎及时与出版社或作者本人联系,我们将会在博客或相关媒体中予以说明、澄清或致歉,并会在下一版中予以更正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