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上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72年6月5日至16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宣言指出,可供人类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如果这个地球遭到了破坏,不但当代人类要自食其果,而且还将殃及子孙后代。1992年6月,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已达成世界各国的共识。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1983年正式把环境保护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92年8月,按照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精神,我国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坚定不移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1996年我国政府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了具体部署。在我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中都强调要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五大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环境保护,而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强化环境规划与管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较严重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努力增强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显得非常必要。目前“环境规划与管理”已被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工程分委员会列为环境工程专业主干课程。
本教材考虑到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既紧密联系又自成体系的特点,在结构安排上将两者相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汇总形成第1篇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并将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分别列为第2篇和第3篇。在内容安排上,本教材在充分吸取现行教材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追踪国内外环境规划与管理思想、理论、方法和应用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加强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的结合,加强最新科研成果的应用,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改革单向传授的教学方式,适应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全书共3篇12章。第1篇(1~4章)包括环境规划与管理概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基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制度和管理体系、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综合分析方法。第2篇(5~9章)包括流域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第3篇(10~12章)包括区域环境管理、产业环境管理、自然资源环境管理。本书编写分工如下: 第1~3章、10章、12章由曲向荣编写,第4章由王丽涛、曹春艳编写,第5章由徐丽编写,第6、7章由张勇、张林楠编写,第8章由曲向荣、李艳平编写,第9章由牛明芬、曲向荣编写,第11章由张国徽、曲向荣编写,全书由曲向荣统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参阅并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资料,在此向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致以谢意。
本书内容广泛,因编者学术水平和经验所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