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同时,我国的旅游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967所,在校生59.61万人。

  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人才供需矛盾愈发突出。一方面,旅游企业尤其是酒店业亟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有知识、有文化、有形象”的大学生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另一方面,旅游院校的毕业生在旅游行业就业的比例越来越低。究其原因,一是旅游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对旅游经济规律把握不够,低价恶性竞争突出,从而导致其不能提供有足够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以吸引高素质人才;二是部分旅游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脱离了旅游产业的实际,过分强调旅游的学科性质,从而造成旅游教育“中专办得比大专(高职)好,大专(高职)办得比本科好”的尴尬局面。如何解决当前旅游人才的供需矛盾,不仅是旅游人才的需方——旅游企业要面临的问题,也是旅游人才的供方——旅游院校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教材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满足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使教材进一步贴近旅游产业实际,反映旅游产业的最新动态,我们编写了《旅游经济学》一书。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紧贴旅游产业实际,反映旅游产业的最新动态

  旅游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产业,这就要求旅游教育必须紧贴产业实际,如实反映旅游产业的新现象、新动态,并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分析总结旅游业的运行规律。本书运用旅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诸如“2012年海南三亚‘宰客门’事件”、“2011年各景区的十大异类营销事件”、“2011年陕西楼观赵公明财神庙旅游新产品开发”及近些年旅游投资成败的经典事件等。

2.案例导入,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书每章由案例导入引出问题,提出要解决的任务,在正文中还穿插了大量的“袖珍型”案例,最后又以一个综合性的案例结尾,用以考查学生对每章内容学习成果的把握。本书在案例的选择上坚持“经典、最新”原则,将旅游业中诸如“印象·刘三姐”、“河南焦作现象”、“无锡统一嘉园”等经典案例融入其中,并选择了近年来的“华清池长恨歌”、“赴台游”、“2012年油价上调对旅游价格的影响”等新案例。

3.用“专栏”的形式增加相关知识,拓展学生视野

  本书还运用“专栏”形式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做了介绍,力求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更全面地掌握学习内容。例如,本书介绍了“各国的带薪休假制度”、“意大利景区门票的管理制度”、“旅游业对中国、美国经济的影响”等专栏。

  本书由西安思源学院石斌担任主编,马妍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为:石斌一至九章,马妍十至十一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的一些论著和文献,引用了一些数据和资料,在此予以说明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