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这些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实际进行一次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通过课程设计这种综合性技能训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掌握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主要内容有常用电子仪器基本知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电子电路仿真软件介绍等。

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 因材施教,实用性强。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内容选取上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水平和教学需要。在本书中,既有方法的指导,又有详尽的设计、调试和参数测定过程,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设计选题也给出了较宽的范围,增加选题的灵活性,以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题和设计,同时还有利于教师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要求安排教学内容,实现因材施教。实践教学平台可分为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平台、综合性实验设计平台、创新性实验实践平台三大部分。以此为原则组成一个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实践教学体系。

(2) 软硬结合,注重能力培养。利用Multisim(或者Proteus)仿真软件,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主要电路的仿真分析实例,让学生学会仿真软件的使用,可以加深对电路原理、信号传输、元器件参数对电路性能影响的了解。可以使学生较快地明确目标,节省时间,不受实验设备、场地的限制。在利用软件对电路进行辅助设计时,通过实验操作和硬件安装、调试,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验能力、明晰工程应用的特点。

(3) 结构灵活,系统性强。全书中各章的编排既相互独立,又有互相联系,有利于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本书还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其内容包括了课程设计的方法、电子器件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综合性课程设计、EDA软件的使用。实践内容由浅入深,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设计的全过程。

本书第1、2、4章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张莉萍编写,第3、5、6、9章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李洪芹编写,第7、8章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李洪芹和袁之亦共同编写,内容仿真和验证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吴健珍、邹睿共同完成。全书由张莉萍和李洪芹组稿并修订。

本书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王裕明教授担任主审,他对本书的编写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能力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疏漏和欠妥之处,恳请读者予以指正,以便今后不断改进与完善。

编者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