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前言
光阴荏苒,距离《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教程》第一版出版已经过去了整整15年。15年间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完全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给管理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方法、新工具甚至是革命性的新理念。如今的信息系统开发中,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已替代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成为主流;桌面应用的重要性正在下降,而基于移动平台的信息获取、社交、电子商务和娱乐等应用开发方兴未艾;关系型数据库已充分成熟和标准化,新型的NoSQL数据库正在迅速崛起,……凡此种种,都说明信息系统已经开始与各行各业全面而深度地融合,真正成为社会的“中枢神经”和“大脑”。同时,信息系统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简单的手工作坊式的自由开发已越来越难以获得市场认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信息系统开发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编写一本既能够保留经过时间检验的传统理论,又融合新观点、新方法的信息系统开发教材变得愈发困难。
回首来路,本书一直在努力改变以适应新的发展变化,力求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基础上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既有知识体系并适量增加新内容。经过三个版本的演变,本书对于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已从传统的面向过程开发转向了面向对象开发,但同时又保留以数据为中心的观点,在总体规划中,提出用业务流程再造思想来构建业务模型,再用主题数据库思想对信息进行整合,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在后续的开发阶段,提出以总体规划为指导,以系统的观点开展需求分析,将业务流程平滑过渡到面向对象分析、数据分析和设计。以数据为中心的思想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对系统功能开发、复用和扩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书面向培养具有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信息专业人才,适合作为高校信息类、计算机类专业课教材。本书从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入手,全面展开信息系统开发各方面知识介绍。从总体规划开始,介绍业务流程重组和能力成熟度模型并以此作为管理框架以实现开发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自顶向下层层分析需求,运用面向对象思想开展分析设计,突出数据分析在信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并详细介绍了系统测试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本书共计8章,其中第1、2、3章内容由陈佳和徐斌共同完成;第4、5、6章内容由谷锐完成。第7、8章内容由陈佳完成。书中附带的开发文档、源程序及附件由谷锐、何剑彤完成,程序测试由徐斌、李朝辉完成。
因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错误和疏漏,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及批评指正。
作者〖〗201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