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EWORD
为了适应制造业快速发展形势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我国高校对机械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持续的改革和探索,力求造就一代知识面较广、适应性较强的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适应社会需求的新型专业人才。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课程,它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与夹具等工艺装备设计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性技术学科,是建立本科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高校机械类各个专业均应开设此课程。
本书编写内容是按照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为该专业培养通用人才奠定专业基础、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而选择的。
全书在内容安排上侧重机械制造方面冷加工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突出了专业基础内容,添加了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技术、数控加工工艺等新内容; 在章节次序的安排上,既考虑了专业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又遵循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前后贯通的原则; 集基础性、传统性、应用性、系统性、学以致用等特点为一身。本书内容的取材,包括经典机械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工艺、金属切削机床夹具、典型零件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测量与检验、机械装配工艺、加工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理论,以及有关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质量、加工精度、非常规加工等方面的必备知识; 此外,也包括了先进制造工艺技术与生产模式的内容。全书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自学,也给主讲教师留有发挥的余地。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及大专院校机械相关学科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全书由山东大学李凯岭主编。具体参编人员有: 山东大学李凯岭(绪论及第5章,并参与其他各章节部分内容的编写); 青岛市特种设备检验所王丽丽; 中国重汽集团青岛重工有限公司于明宝(第1、4、6章); 青岛农业大学李爱芝(第2章); 山东大学王志(第3章); 山东科技大学王叶青(第9章); 青岛理工大学李长河(第10章)。
全书由李凯岭完成统稿,另外,陈业威、臧淑华也对本书稿的编写、修改作了大量工作。采用过本教材体系的主讲教师对书稿和内容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同行和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