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职业教育是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任何一种教育教学的改革最终必定会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上。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核心,而教材承载着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内涵、课程的实施目标和内容,高质量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我国的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机电技术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同时,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企业既需要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开发设计的高端人才,也需要大量从事机电设备加工、装配、检测、调试和维护保养的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企业不惜重金聘请有经验的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已成为当今职业院校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热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技能机电技术人才的需求定会长盛不衰。《中等职业教育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系列教材》是由江苏、浙江两省多年从事职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合作开发和编写的。本套教材如同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迸发出来的一朵绚丽浪花,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教思想,践行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在做中学、在评价中学”的先进教学方法提供了有效的操作平台,展现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综合化、技术类课程理实一体化、技能训练类课程项目化的课程改革经验与成果。本套教材的问世,充分反映了近几年职教师资职业能力的提升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丰硕成果。职业教育战线上的广大专业教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我们期待着有更多学有所长、实践经验丰富、有思想、善研究的一线专业教师积极投身到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的大潮中来,为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编写出更多、更好的实用专业教材,为职业教育更美好的明天作出贡献。张萍检测技术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手段。传感器是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等活动中对信息资源的开发获取、传输与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今天,人类已进入科学技术空前发展的信息社会,电子计算机、机器人、自动控制技术以及单片机嵌入系统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形形色色的传感器。作为“感觉器官”,传感器用于各种各样的信息检测并转换为工作系统能进行处理的信息。显而易见,传感器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了解、掌握和应用传感器成为许多专业工程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成为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自动信号技术、测量技术、机器人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必修课。本书力求内容新颖、叙述简练、灵活应用,注重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打破了原来学科体系的框架,按项目合理整合教学内容,采用综合化、模块化和项目化的编写思路,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将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突出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本书共包括11个项目。项目1介绍传感与检测的基础知识;项目2~项目10介绍常用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霍尔式传感器、数字式位置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及其应用;在项目11中设置了综合训练,讲解了传感器在机电产品中的应用,希望对读者的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机械、数控、汽车制造、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等专业方向的教材。本书的参考学时为90学时,各校可根据各自的专业课程设置及要求,选讲有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