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职业教育中,网络攻防课程难上,主要体现在:资料零散,不知道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学习,感觉很茫然;没有具体任务,没有实践的机会;没有自主安装相关实验系统以及软件的机会;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验;理论偏多,攻防实践效果不明显,实验结果难以理解等。
在网络安全中,攻防是对立而统一的,只有知道如何攻,才能更好地防守。基于“授之以渔”的理念,本书不以黑防工具的用法介绍为主,而是着重展现每一个案例入侵的完整过程,分析其中使用的手法、思路。
本书采用案例教学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搭建虚拟机实训环境,精选10个完整的网络攻防案例,包括: WDX远程溢出、手工入侵共享连接主机、ServU 5.0远程溢出、网站挂马、IDQ提权、Cookies欺骗上传、社工欺骗、MS SQL远程溢出、Windows 2003溢出、ShellCode编程。案例虽然以Windows 2000为主要攻击对象,但其手法、原理对其他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2008、Linux、UNIX等系统的攻防也有借鉴作用。设计的每个案例尽可能代表一种攻防技术,以攻防为主线,从实验环境建立到攻击实施,对案例中涉及的相关计算机安全知识进行阐述。
每个案例均包含以下六部分的内容。
项目描述——对整个案例进行简述。
漏洞描述——对案例中涉及的漏洞进行说明。
项目分解——对项目的简单分析。
项目实训——完成项目实训的完整过程。
项目小结——对完成项目进行的简单评述。
知识链接——作为开阔视野而提供的阅读材料。
每个案例均提供操作视频、攻防实训需要的工具,由于所有工具均来源于互联网,编者虽尽全力也不能保证所有工具无毒、无漏洞。为此,建议实训时应断开与真实网络的连接,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议教学课时为40课时。
本书不是教授黑客技术的教材,期望通过阅读本书而能够入侵其他的计算机是不现实的。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黑客入侵的过程、手法,进而建立安全防范意识及提高安全防范能力。由于受搭建实训环境及实训结果易见性两方面的限制,本书未能包括交换机、路由器、无线网络等与硬件密切相关的内容。书中案例攻击的网站或系统为旧版本文件,作为教学素材,只用于演示安全相关概念,并无对原作者不敬之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邮箱: 20920139@qq.com。
编者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