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是将人力、物料、设备、技术、信息、能源等生产要素(投入)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产出)的过程。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企业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以及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其中“运作”主要是指服务的“生产”过程。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的前身是生产管理学,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制造业企业生产有形物质产品的过程。随着各国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生产管理学的注目点突破了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扩大到了各种非制造业的服务过程和服务提供系统的设计,这就是“生产与运作”这一名称的由来。
生产与运作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绩效的好坏对于企业有重要意义。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在一个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生产运作活动是其创造价值、服务社会和获取利润的主要环节。第二,生产运作职能往往占用了一个企业组织的绝大部分财力、设备和人力资源,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绩效的好坏对一个企业组织的经济效益具有至为关键的影响。第三,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竞争手段日趋增多的环境下,虽然企业的组织结构、营销策略、资本运作都有可能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但是从最终市场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和用户只关心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对他们的效用,而只有产品和服务持续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企业才有可能持续获得收入,维持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必须体现在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绩效:能否用最低成本、在最准确的时间,
向市场提供合理质量的柔性化产品和服务。
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本身的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服务运作过程日趋复杂,再加上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变和竞争的日趋激烈,所有这些因素促使生产与运作管理本身不断发生变化,不断产生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再加上近十几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更为生产与运作管理增添了新手段,使其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扩大,体系更加完整。因此,生产与运作管理是现代工商管理学科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是新思想、新理论不断涌现的一个分支。
本书按照生产与运作管理三个层次的决策内容,即生产运作战略决策、生产运作系统设计决策以及生产运作系统运行决策,一层层展开论述。在概括生产与运作管理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力图全面反映生产与运作管理学这些年来的新进展,强调生产与运作管理对企业整体竞争力所作的贡献,突出生产运作战略、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服务运作、信息技术应用、全球运作等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新热点。本书既注重理论与方法的系统介绍,同时也适当穿插一些应用事例。书中还使用大量的图表来说明问题,以加强直观理解。本书是为工商管理硕士(MBA)的相关课程而写,也可用作其他管理类专业和企业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此外,本书还可用作实务工作者了解现代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参考书。
本书第一版出版于1998年,其后的第二、三、四版分别于2002年、2006年和2011年出版。这次第五版的主要修改之处是:重写了前两章,这是全书提纲挈领的一部分;调整了一些章节的章次、题目,对其中的内容作了必要的增删,使全书的逻辑更加清晰;新增了互联网环境下生产运作技术的新发展、市场需求预测、供应链管理基本策略等内容;对全书各章都逐一进行了审视,再次核对了全部文字、图表和有关数据,修改了不适当之处。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崔海涛参加了第十六章的编写,于瑞峰参加了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的编写。此外,在全书的图表制作和打字排版上,崔海涛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由于篇幅有限,书的最后仅列出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在此向国内外的有关著作者表示深切感谢。
本书难免有不当和疏漏之处,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