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1880—1968),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1880年6月27日,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小城塔斯卡姆比亚。19个月大的时候,她被猩红热病夺去了视力和听力;不久,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1887年,作为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来到她的身边,用爱心和智慧引导她走出了无尽的黑暗和孤寂。在安妮·莎莉文的谆谆教诲和帮助下,海伦自强不息,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创造出了震撼全人类的伟大奇迹:她不但学会了读书、写字和说话,并且通晓英语、法语、德语、拉丁语和希腊语5种语言;她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在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4年的学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美国费城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曾先后赠予了她“荣誉博士”学位。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她不仅走遍了美国,而且在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也留下了她的足迹,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1964年,美国政府授予她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海伦·凯勒高度评价,认为她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女性。美国著名 作家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有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夫人埃利塔说:“海伦·凯勒的故事永远也不会完结,因为人类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认识,我们就永远不会忘记,凯勒小姐给我们这些没有那么多困难需要克服的人们上了一堂永远不能遗忘的课。”她的事迹也被拍成了电影。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平静地走完了她艰辛而又充满荣耀的一生。
海伦·凯勒被视为20世纪最富感召力的作家之一,受到了全世界的尊崇,她一生勤于写作,共创作了14部文学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我生活的故事》《我生活的世界》《石墙之歌》《走出黑暗》《中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我的老师》等。命运给予她不幸,她却并不因此而屈服于命运,她坚持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不幸中播种希望,并最终凭着这股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幸福快乐的执著追求,为自己赢得了光明和欢乐。她在1902年至1903年间创作的《我生活的故事》是她的处女作,作品一发表便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出版的版本超过百余种,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海伦·凯勒在中国同样有着广泛的影响,她的故事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 代的人。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决定全书英汉对照引进海伦·凯勒励志故事中的 经典:《我生活的故事》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我们相信,这两部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的英文部分选自原著。原著有些词汇是老式的写法,现在的英汉词典大多已不再收录。为了忠实于原著,本次出版时以不修改为宜,望读者阅读时留意。
本书由陈柏含组织翻译。参加翻译及资料整理工作的有纪飞、赵雪、刘乃亚、蔡红昌、陈起永、熊红华、熊建国、程来川、徐平国、龚桂平、付泽新、熊志勇、胡贝贝、李军、宋亭、张灵羚、张玉瑶、付建平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