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电算化会计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各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其内容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书的编著立足于现行会计准则和最新法规体系,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剖析基础会计学的知识体系。理论部分侧重于介绍会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实务部分力求通俗易懂、贴近实际。内容安排上将理论知识与技术应用有机结合,强化以知识应用为重点,以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会计处理基本业务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帮助学生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会计专业知识体系;突出实践操作方面能力的培养,力求实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内容安排上以会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使得教材具有较强的易读性。概括起来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基础会计”课程大多数是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或者是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初次接触专业知识,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事例阐述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关注前沿,内容新颖

本书以最新公布的《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等有关具体准则以及税法等规定为基础,结合我国新会计制度、财税制度的要求,体现了新思想、新内容、新知识、新特点。

3. 结构安排巧妙,内容取舍得当

每章开篇增加了“内容导读”,使学生对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在学习中更有针对性,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每章正文中都有“特别提示”内容,帮助学生把握本章重点、难点内容;每章正文之后都附有本章复习思考题和课后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在介绍会计核算七大方法过程中内容取舍得当,适当简化了成本计算和财务报告的内容(成本计算方法只在借贷记账法举例中做简单介绍,财务会计报告只介绍会计报表的内容),以免与后续专业课重复。本书共分十章,以会计核算的七大方法为主线,第一章,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介绍会计的七种核算方法;第九章,介绍会计核算七种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第十章,介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法规体系等会计工作组织的具体内容。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的基础会计类教材,在此向这些教材的原作者表示感谢!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欢迎同行、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