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鲁晨光已经十多年了。我们习惯叫他老鲁—— 这也是他的网上别名。
老鲁是个十分勤奋的杂学专家。他的勤奋可用夜以继日、常年不懈来形容,而且只为兴趣,不为衣食。生活中的老鲁兴趣广泛,不太讲究个人享受。在铜臭当道的今日,一个玩钱的人能志在文而不在钱,实在难得。他的杂学涵盖哲学、美学、心理学、物理学、信息论、颜色光学、进化论、经济学等,而且他的文章在许多领域的一流杂志发表。
因为各种学术见解在一个脑壳里发酵,老鲁议事议物与众不同,其中不乏珠玑。
本书是老鲁的股市文集,包含投资组合系列文章、多篇股市杂谈和网上文章,以及几篇和经济学相关的学术文章,是老鲁研究股市和投资多年的心血结晶。读其短文系列《漫谈投资组合的几何增值理论》,深感它对提高复利和控制风险有很强的实战意义,是难得的好文章。读其股市杂谈和网上文章,不仅为其辛辣语言所感叹,而且为其细致观察所折服。他关于全流通、关于股指期货、关于资源涨价、关于中投……的文章, 都显示了极强的预见性,他对中国股市的思考和抨击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是一本研究投资策略和中国股市现象的好书。
“幸存者”指大难不死之人,股市幸存者则指经历股灾却能避免大的亏损之人。中国股市的兴起,一方面表现在其规模快速增长,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步,使得股市成为中国经济的成果和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新兴的中国股市又猴性十足,经常“上蹿下跳”,形成股灾,与中国经济持续近四十年的高增长极不相符。如何解读中国股市的特有现象,在股市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业内有志者的共同目标。
老鲁本人就是股市幸存者,他管理的一个实验基金多年来保持较为稳定的高增长,以至于他身边的不少亲戚朋友因为他“脱贫”。他是投资组合理论研究者,也是实践者,他推崇和发展的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记得七年前,我和包括老鲁在内的几个股市高手一起吃饭,这些高手中有的是价值投资者,有的是技术分析专家,我说我独不明白老鲁的招法。现在我明白了,股市投资的成功需要预测( 选股选时) 和决策( 投资组合和下注) 两方面都不差。如果说预测分技术派和价值派,那么投资组合就分学院派( 基于马科维茨理论,用收益的期望和均方误差作为标准下注) 和复利派( 以复利或几何平均收益为标准下注)。老鲁用的招法就是价值分析加复利标准。
据我所知,老鲁的预测水平也不差,记得美国打伊拉克之前,老鲁就写了一个关于石油的分析报告,预测石油价格将会上涨。美国打伊拉克之后,几乎所有专家都预测油价下跌,但是老鲁坚持认为远期石油价格将大涨,他还发表文章说,中国如来不及建油库,不妨做多远期石油期货。老鲁的见解就是与别人不一样。
过去二十五年,中国股市发展主要表现为自己独有的特性,无论是实际操作还是理论,与世界成熟市场都相差很大,未来则将在“同”的方面表现趋多。作者把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股市分析中,在研究上同样是一种创新。老鲁的研究值得学术界重视。
杨 飞
2011 年2 月
再版自序
本书初次出版以后,得到了不少热心读者和网友的称赞,有人说书中内容“干货”多;有人说相见恨晚 ;有人说比许多外版翻译过来的财经书还要好;有人不光自己买,还推荐给亲戚、朋友。这是对我的极大鼓励。
2015 年 6 月,股市从暴涨转向暴跌,我收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的来信,说希望此书能够再版,希望我做适当补充修改。随后的 7—9 月,很多人因为杠杆交易严重亏损,甚至破产、跳楼。而我这本书恰巧是讲通过头寸比例控制风险的,我觉得出版社的眼光不错,我当努力配合。
再版中我增加了一些内容,包括:我本人这几年的投资总结(见第一章结尾);专为杠杆交易写的另外三篇(见第二章结尾),其中最后一篇《2015 年大熊之际谈最优杠杆比例》提供了投资比例最新优化公式(考虑盈、亏、平三种可能)和两个表格,表格中有预测收益不同时的优化比例及复利。这些是很重要也很实用的补充,希望大家喜欢。第三章增加了两篇,分别是关于高铁和房价的,内容虽不多,至少见解独到。
最近我有幸看到网上报道的刘鹤的重磅文章,网上评价很高。而这篇文章和本书初版文章《经济危机的根源 :信息革命和白领劳动异化》以及我更早的文章《白领劳动异化――信息革命不可忽视的副作用》异曲同工。所以我写了《刘鹤的重磅文章和我早年的文章比较》放在最后一章。
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从去年开始,我在股市上花的时间少了,想把自己过去的一些研究整理完善、成文发表。不料语义信息研究导致归纳逻辑的重要发现――得到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可信度(或确证度)公式。新版压轴文章《股市和经济预测的信息量和可信度》就包含了我这一年来研究的主要成果。
此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小的修改和补充,如在前一版原文后增加了再版补注或补充内容,不再一一说明。
我一直说,投资需要预测和决策(投资组合)两方面都行。我只能说我决策(确定投资比例)内行,预测研究仅限于评价准则。但是光是预测好,决策不好,一次失误就足以致命。而能意识到自己预测不好,但是决策较好,总还能让自己幸存下来。
我本人 2008 年以来的投资就是这样,没有预测到股市暴跌如此之深,但是由于适当控制了头寸,减少高风险品种投资,所以能幸存于股市,而且活得很好。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朋友减少深度亏损,做股市的长久幸存者!最后,依然要感谢读者的关注!也谢谢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鲁晨光
2016 年9 月
初版自序
2008 年4 月,我收到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老师的电子邮件,说希望把我的文章整理出版。刚好我也有这个想法,于是就欣然答应了。
我想出这本书的主要原因还是希望它有助于国人减小投资风险,希望它不光对股民、对期货投资者,也对机构投资者有用。几年前,国储亏损9.2 亿元人民币,那时就是很大的亏损了。可是2008 年,平安、中信泰富、中投、中铝……在国际交易中的亏损都超过百亿。当然,有些亏损是出于战略考虑而付出的代价 —— 比如中铝的亏损。
但是大多数亏损是本可以避免或减小的。
本文集包含我17 年来对股市和投资的思考,大部分是最近几年写的股市和财经文章,有些是报刊发表过或摘要发表过的。令我欣慰的是,我的投资组合和风险控制文章已经引起很多投资者的关注,我抨击股市的言论似乎也发生了作用,因为中国股市这些年的发展方向大体上和我的期望一致。不过我最看重的还是我对财富增量的研究( 把热力学自由能增量公式应用到经济价值增量和绿色GDP),我相信它们能为经济学
研究带来新的活力,所以我把有关研究文章附在后面。
我于1994—1997 年陆续在《期货导报》上发表的系列小说《股指山熊妖征战记》后来被很多网站转载,很受欢迎。 本来打算放进本文集,但是后来扩展成中国股市历史小说,单独出版了(《沪吉诃德和深桑丘—— 戏说中国股市二十多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两本书可以相互参考。
2008 年,全球股市大跌,我的投资亏损也很大,不过还是比上证指数好得多。本书本来计划早些时候出版,主要是为了添加反思金融危机和它带来的股市行情的文章,所以推迟出版了。幸亏如此,因为没有2008 年的磨难和随后两年的考验,谈如何幸存于股市是没有分量的。
我特别感谢《证券市场周刊》的郭贵龙、吴晓兵和苏娜,他们的鼓励和帮助促使我更加努力;也很感谢和讯网站关心我的网友,与他们的交流给了我许多灵感,他们的支持也使我对写作更有信心;感谢我的许多朋友和亲友,谢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宽容;我还要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编辑,他们精益求精,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宝贵心血。
鲁晨光
2011 年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