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早在1997年中国税务出版社出版的《美国联邦税收制度》一书中,作者就发出了“对于会计这个行业来说,如果没有税收,那么这个行业的复杂性将惊人地降低”的感叹。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会计和税法因各自目标不同,使二者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且难以协调,所以目前有的大中型企业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税务部门,配备了税务经理。在有关人才招聘的网站上,已经出现了“税务主管”“税务会计”等职务招聘信息。人们已经把是否具有系统的税法知识、是否能把单位的涉税问题处理得圆满,作为衡量一个会计人员执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即使在销售、采购的从业人员中,拥有一些财会知识和税务能力在业务谈判、合同签订等关键博弈环节中也会更有主动权。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本书确定的写作目标是:让需要税务财会知识的学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既有一定高度和前瞻性,又极具使用价值的系统税法和会计知识,同时也掌握纳税申报的基本思路。

税务会计是核算和报告纳税主体的税款形成、计算、申报、缴纳等内容的一门会计学分支,它以税收法规为准绳,遵循财务会计的核算规则和方法,对纳税主体的涉税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及纳税申报;税务会计理论又是会计基础理论与税法基本框架内容有机组合的产物。所以,有人认为“税务会计”课程内容繁杂,要求必须有一定的税法和财务会计基础才便于学习,但是本书力争以最通俗的语言、最简洁的思路把最实用的税法和会计内容融合展现出来,帮助读者对最新税法知识、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技能的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编写方法为: 在简单扼要介绍税务会计基础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归纳出增值税法、消费税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法、关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内容的框架,凝练了各类税额计算的关键问题,用具体事例描述出各个税种会计核算的特点,对各个税种的纳税申报进行点拨,以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也为学员参加相关的职称考试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十多年来,本书主编从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法、税务会计、税收筹划和企业税务规划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授课对象从成人教育专科和本科、普通高招本科、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财务总监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到税务局的稽查人员。在各类别、各层次学员求知求学的实践经历中,发现烦琐的教科书体系和空洞的内容堆砌只会加重学员学习负担、降低学员学习兴趣,所以需要一本既遵循课程体系框架规则又注重实用性要求,还能在较少课时内把主要内容高度浓缩且体现很强的应用价值,以满足学习时间较少的学员学习要求的税务会计教科书。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共识,以及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变化,作者与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苏芳东修订了本书。

本书最主要的特色是: 通用性、简明实用性和前瞻性。

(1) 通用性。既可用于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可用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拓展课程,根据课时多少既可用于本科,也可用于专科的各类课程教育和业务培训。

(2) 简明实用性。按目前我国税收实体法的常用排列顺序,首先介绍该税务会计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凝练出该税种的内容框架,再按构成内容归纳出税额的计算、会计处理及纳税申报三个应用性很强的模块,以满足读者对实用性的要求,以实现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 前瞻性。针对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地位不断提高的趋势,把个人所得税单独列出一章,既对个人所得税最新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也对个人转让财产及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合伙企业等个人所得税问题进行重点描述,同时针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便于洞悉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在参考了国内多本同类书籍、教材及相关网站文章的内容及思路的基础上,才形成自己的框架体系和写作风格,在此向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税收政策的繁杂多变,税务会计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之编者的水平有限,本书可能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者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