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旅游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并且已成为我国的重要产业,旅游文学作为文学与旅游的交叉学科,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文学对于旅游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无论在经济效益上还是在文化发展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将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世纪”,旅游文学包罗万象,其广泛的内容全方位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对人们认识社会有极大的帮助。通过旅游文学不但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现实情况,还可以从某一个侧面了解到该地区的历史。这是因为旅游文学作家在记游的同时,为了使作品更有深度,很自然地要抚今追昔,由眼前的景物写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所以读记游作品,常常可以同时收获历史知识。例如李白的记游诗歌:“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本书紧紧围绕旅游文学欣赏的实际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在设计本书时,我们牢牢把握旅游市场转型升级的趋势,着眼于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以旅游文学欣赏理论知识介绍和旅游文学欣赏能力培养为载体,确定了以下三个主要章节:旅游文学鉴赏理论知识;旅游文学名篇导读;江苏旅游景点文学知识等。第一个章节是旅游文学欣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准备,着重使学生掌握各类旅游文学欣赏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二个章节是结合旅游文学的体裁分类而设计的,着重训练学生掌握鉴赏各类旅游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第三个章节结合地方旅游文化背景,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本书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教育紧紧围绕实际工作的需要而设计,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本书立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由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参与编写,围绕职业教育,着重强调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按照适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确定内容,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目标,体例与内容贴近教学实际,便于操作,符合高职高专师生的实际教学要求,力争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潮流。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的王惠老师、匡健老师、张德平老师、蔡海燕老师和无锡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学院的丁婧老师。全书由王惠任主编,撰写大纲并负责统稿,匡健、张德平、蔡海燕、丁婧任副主编。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专著和教材,在此对相关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所限,本书在内容和体例编排方面尚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