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前 言
会计学原理是高等学校会计学或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基本使命是使学习者通晓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及其操作技巧,进而掌握初步的会计理念与思想,熟悉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程序,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从事社会实践奠定基础。会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模式的重塑、企业组织形式的裂变、价值创造理念的演进,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等的大规模应用,都对会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保持相对稳定,但也需要与时俱进,反映特定环境与时代要求。加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在2014年、2017年又相继进行了较大的修订与完善,这些都对会计研究、会计实务与会计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我们编写了本教材。
会计学原理属于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其理论性较强。针对学习者初次接触会计的情况,在本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务实性、前沿性以及通俗易懂的行文方式。本教材的特点如下:
1. 针对各章重点内容,每章均设有“章首案例”,使读者能够带着问题进入每章学习,有的放矢,体现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激发初学者带着钻研的精神和探寻的动力,弄清每一个案例的来龙去脉,寻找相似案例的事发过程,而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本身。此外,每章的专业术语都有英文标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章的要点和重要内容,深入学习和思考,为初学者提供一个相对广阔的学习空间。
2. 对某些重点内容增加相关的中外典型案例和国际视野。前者的目的是加深对有关知识点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后者简要地介绍中外会计组织相关规定的最新变化,拓宽学生的会计视野。
3. 将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道德的灌输以及沟通能力的锻炼、职业判断兴趣及能力融为一体。本教材主要章节增加了“相关案例”、章末有“小组讨论”。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与讨论,提高读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人际沟通的能力,培养初学者的职业判断兴趣,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
4. 强化会计核算基本方法的操作技巧,教材第九章专门编写了手工实验的内容。模仿企业的实际业务,提供真实的原始凭证,供读者练习从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取得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主要报表整个过程的操作,熟练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5. 服务读者,提高学习效率,是本书的目的之一。为此,本书最后提供了与各章内容相配套的多题型练习题,可供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堂练习,学生自主预习、复习等,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可供学生在课堂上小组讨论。
本书由何玉润教授担任主编,负责组织拟定提纲和全书总纂。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第七章由何玉润教授编写修订,第二章、第三章由欧阳爱平教授编写修订,第四章、第五章由谢萍副教授编写修订,第六章、第八章由李梓博士编写修订,第九章由欧阳爱平、杨守叶、刘奕彤、李雨潼编写修订。管玉静、刘甜田、石方涵和于葶同学参与了教材的校对工作。此外,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参考了有关资料,并引用了会计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是北京工商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之一,适用于高等学校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本科教学,同时也可供非会计专业人士了解会计基础知识时使用。
本书也是欧阳爱平教授作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6)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016)项目的成果之一。在修订过程中还得到了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同仁的指导和帮助,杨有红教授、毛新述教授对本书进行了审核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最后,我们对本书存在的缺陷和错误文责自负,同时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9年1月
??
??
??
??
·i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