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大家知道,Excel是微软公司办公套装软件Microsoft Offic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处理各种数据、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广泛地应用于统计、财经、金融、管理等众多领域。自1987年第一款适用于Windows系统的产品诞生以来,Excel即将迎来而立之年,最新版本为Excel 2016,又称为Excel 15。

Excel是办公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一款软件。在数据统计分析领域,Excel独占鳌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领导者,至今还没有一款软件在普及程度、应用水平等综合性能上能撼动Excel的领导地位。可以这么说,Excel博大精深,是一座取之不尽的金矿,也是一部值得拥有的数据统计分析领域的“葵花宝典”。

Excel 2000刚出来的时候,由于工作需要,笔者开始接触Excel。后来,随着Excel版本的更新和使用的增加,逐渐喜欢上Excel。经过不断学习和深入研究,到现在,算得上略有心得、不离不弃。

在工作中,笔者以熟练掌握和应用Excel为己任,近年来加大了研究力度,4项市、区级相关课题成功结题,在公开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平时,笔者不时观察别人如何使用Excel,想从中偷学一招半式。但很多时候发现,本来直截了当的操作,由于操作者对一些技巧不了解或不熟悉,走了一些弯路,枉费了不少精力。于是,笔者便萌生了写一本专著的想法。本书既适合Excel初、中级用户学习,又适合高级用户借鉴;既适合个人自学,也适合作为高中、高职和办公自动化培训机构的选修或培训教材。

应该说,Excel用户群在应用水平上呈金字塔分布,多数用户居于塔基和塔身部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初、中级用户能够挤出一些时间学习Excel,那么,通过提高工作效率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远远多于学习时间,何乐而不为呢?俗话又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学习任何一门科学的基础。熟练的Excel基本功是修炼Excel这部“武学秘籍”的下盘功夫。熟练的Excel技巧可以破解一些疑难困境,不至于临阵磨枪。夯实了Excel基础,用户的水平何愁不能得到质的提升呢?

在日常工作中,Excel数据填充、数据验证、数据排序、数据筛选、条件格式和数据透

II 

视表,是Excel大众群体和初、中级用户最常使用的、最容易掌握的,能够快速、显著提高

数据处理与分析工作效率的六大技术,堪称Excel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六项关键技术,也可以

说是Excel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六脉神剑”,可以匹配其实际需求。运用Excel处理和分析数

据,要实现从新手到高手的华丽转身,必须掌握这六项关键技术。当然,这六项关键技术并

非截然分离,它们之间互相补充,提升了Excel的综合实力。从总体上来说,前两者侧重数

据录入的快速、规范,后四者侧重数据的处理、分析,多数技巧属于初、中级技巧。Excel 

用户牢固掌握了这六大技术,无异于占据高效办公和深入学习的支点,可以举重若轻,四两

拨千斤。退,可以坐享其成数年;进,就有了腾飞的发射平台。学习这六大技术,投入少、

容易学、周期短、见效快、终身受益。

基于以上缘由,本书共分为6章。

第1章介绍数据填充功能,主要包括使用鼠标拖放或双击填充、自定义序列填充、使用

填充命令填充、快速填充、定位填充等内容。

第2章介绍数据验证功能,包括“数据验证”对话框设置,非序列设置,序列设置,二

级序列实例、三级序列实例、五级序列实例,数据验证的查找、更改、清除、扩展等内容。

第3章介绍数据排序功能,包括简单排序、指定条件排序、自定义列表排序,排序规则

和问题,排序功能的拓展应用,在数据透视表中排序等内容。

第4章介绍数据筛选功能,包括自动筛选、高级筛选、使用SUBTOTAL 函数处理筛选结

果、在数据透视表中筛选、使用记录单查询、在外部数据库中筛选等内容。

第5章介绍条件格式功能,包括基于各自值设置所有单元格的格式,只为包含特定内容

的单元格设置格式,使用公式确定要设置格式的单元格,使用“快速分析”以应用条件格

式,条件格式的复制、查找、清除和管理等内容。

第6章介绍数据透视表功能,包括创建简单的、多条件汇总的或多重合并区域的几种数

据透视表,数据透视表的多样化设置和布局,数据透视表的值汇总和显示方式,为数据透视

表添加新的计算字段和计算项、进行多重合并计算、使用数据透视表函数进行计算,数据透

视表对象的操作等内容。

本书围绕Excel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六项关键技术,聚焦于实战技巧,专注于讲透讲全,

使读者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了然于胸。在详解、细讲、深研的基础上,辐射了自定义格

式、表格、函数、名称、去重、分列、宏、VBA等功能,使本书成为Excel数据处理和分析

六大基本功能的工具书,更成为拓展、延伸学习Excel的立交桥。Excel 2016比起以往版本,

在界面、功能、命令、对话框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初学者未必有接触或接触不多。

有些用户可能直接从Excel 2003跳升到Excel 2016,跨度很大。基于此,对几大功能的介绍是

从零开始的。

本书具有如下特色。

● 

由浅入深。介绍时,从入门的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逐步引申、拓展,力求遵

Excel 2016数据处理与分析实战秘籍 三校 文前.indd 2 

2018-4-23 9:46:49 

III 

循知识的内在规律,把握知识的逻辑性,做到脉络清晰、步骤简明,帮助读者构建

一种“知识树”。

● 

深入浅出。“一图胜千言”,力求图文并茂,以图代文,多图合一,标注清楚,减

少文字,通俗易懂,强化操作步骤的流畅度,帮助读者快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 

增强技能。对需要关注的地方用“注意”二字加以提醒,对比较难懂的函数公式进行

解析。为了知其所以然,理论知识少不了,但尽量做到文风活泼,不枯燥生涩。

● 

一例多用。把多数章节的实例安排在一个工作簿的若干个工作表中,尽量做到一例

多用,一题多解,务使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多角度、多层面思考

问题。

● 

案例驱动。围绕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问题和案例为导向,引发读者思考。既提出

问题,又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实战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实战

技能与本领。

阅读时,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可以围绕一个专题深耕细作,也可以飞机

播种,普种广收;可以逐章逐节阅读,也可以跳跃式阅读,还可以把本书当作一本工具书,

需要时按图索骥,对症下药。当然,通读后再精读,是最好的阅读方式,至少分章阅读。毕

竟有一些技巧有前后的知识衔接,一些函数在前面作了介绍,后面就没有再作重复介绍了。

在同一章,一些操作步骤在前面作了介绍,后面就可能省略了。

阅读当中,如遇困难,可暂时搁置。随着功力的提升,回过头来,一些问题会迎刃而

解。特别是函数公式,功力不够,犹如啃硬骨头,需要坐禅打坐,苦修内力。函数和VBA功

力达到九重,可以创造一些匪夷所思的用法,Excel的应用出神入化。

学习时,还要注意归纳思维方法。一些复杂、精妙的用法,很可能就是一些简单技巧

的新颖组合。技巧的排列组合,很有可能化腐朽为神奇。当遇到一些问题难以解决,似乎到

“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时,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路,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

遇到问题时,多思考、多实践,也许你会发现Excel背后的“宝藏”远超想象。如能结合自

身工作领域和实际情况,学以致用,推陈出新,就是笔者莫大的欣慰了。

本书实例基于Excel 2016 ,但真正专属于Excel 2016 的技巧较少。例如快速填充,多数

技巧可以在2007、2010、2013等版本上运行。用户如果没有安装Excel 2016 ,也可以学习本

书,不少技巧能够在Excel 2007及其以上版本中使用,只是操作步骤可能有所不同。但为了

学习和工作的方便,如果计算机硬件配置许可,建议读者尽量使用高版本的Excel。高版本

的Excel功能更完善、强大,性能更优秀、卓越。

为减少文件个数,减少对文件的打开、关闭操作,多数章节的实例

被安排在一个工作簿的若干个工作表中。多数实例选自笔者熟悉的教育

管理领域。很多方法,用处不同,但原理相同,学习时要注意抽象成方

法和思路。本书实例,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下载。

IV Excel 2016数据处理与分析

除了封面署名人员之外,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还有李海庆、王咏梅、康显丽、王黎、汤

莉、倪宝童、赵俊昌、方宁、郭晓俊、杨宁宁、王健、连彩霞、丁国庆、牛红惠、石磊、王

慧、李卫平、张丽莉、王丹花、王超英、王新伟等。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欢

迎读者通过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 与我们联系,帮助我们改正提高。

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