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    言

  

  建筑与景观的自然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为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设计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

  本书共分7章。第1章为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概述,重点是帮助设计人员了解建筑与建筑工程的概念,熟悉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认识概念设计的内容,同时也介绍了几个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的案例。第2章为建筑与外环境概念设计,重点介绍了建筑外部环境对建筑的影响,比如太阳辐射、室外气候等,同时还介绍了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相关原则及创新方式。第3章为建筑与空气环境概念设计,重点介绍了与空气环境相关的室内空气品质、空气污染、换气、通风等相关知识。第4章为建筑与热湿环境概念设计,从太阳辐射的热作用、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冷负荷与热负荷及典型的负荷计算方法方面进行介绍。第5章为建筑与光环境概念设计,包括光的性质与度量、视觉与光环境、天然采光、人工照明、天然采光的数学模型、光环境控制技术的作用。第6章为建筑与声环境概念设计,包括声音的度量与声环境的描述、人体对剩余环境的反应原理、环境噪声控制途径、噪声控制基本原理和方法等。第7章为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包括室内环境对典型工艺过程的影响机理、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指标、典型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等。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内容全面。本书内容涵盖了建筑与环境概念设计需要技术支撑的基础知识。第二,知识实用。在介绍相关技术知识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环境设计的复杂性、多样性,重点介绍了相关设计技术在建筑环境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并可作为今后设计实践的基础工具书。

  本书由华北理工大学的朱丽、鲍培瑜、田阳老师编写,参与本书编写工作的还有吴涛、阚连合、张航、李伟、封超、刘博、王秀华、薛贵军、周振江、张海兵、刘阁等,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