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前言

前言

目前信息化已然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技术层面来看,通信技术、遥感和传感技术以及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化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和采集手段,为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行计算的应用则提升了大数据分析和各类信息处理的效率;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使信息系统应用和开发具有了跨平台、跨地域的特点;大容量存储技术、虚拟化资源管理技术打破了实体结构之间的障碍,为海量信息存储提供便利。总之,信息化已经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信息化实现提供了新手段、新模式,也对信息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式已从过去的技术驱动转变为应用创新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方式。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海量存储、移动智能终端技术的应用无不凸显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作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使得信息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为了适应需求的变化、适应操作方式的变化、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和支持大型复杂信息系统的开发。事实上,为了解决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人们在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研究方面不断探索。在信息系统功能分析与设计方法方面,从面向过程的开发演变为面向对象的开发;在系统功能结构方面,由单层、双层结构演变为多层架构,而这种多层架构又体现在操作页面、功能建模、数据存取等多个角度;在信息的组织与存储方面,在利用成熟和标准化的关系数据库基础上,探讨新型的NoSQL数据库,同时研究构建多维数据库模型;在对开发模型的研究方面,由基于过程的瀑布模型演变为过程模型与以面向对象为主导思想的迭代模型相融合的开发模型,同时引入测试驱动、敏捷式开发等开发思想与方法;在对开发过程的管理方面,由CMM演变为更加灵活、实用的CMMI,并依此管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信息系统开发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支持信息系统开发的工具与开发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随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使得编写一本既能够保留经过时间检验而验证有效的传统理论,又能够融合新观点、新方法的信息系统开发教材变得非常困难。本书致力于开发方法的研究,力求与时俱进,在保留和完善既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适量增加新的内容,融合新的观点和方法而调整原有的内容。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坚持“以数据为中心”的观点并注重系统的整体观,自顶向下地进行开发工作。在总体规划中,仍然以业务流程再造思想来构建业务模型,再用主题数据库思想对信息进行整合,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在随后的需求分析和系统分析的前期阶段保留了面向过程的思想,从业务流程分析入手寻找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数据存储需求,运用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信息分类方法指导构建信息系统的多维数据模型,运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构建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多维数据模型能够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而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所建立的良好的功能结构能够很好地保证信息系统功能的可修改性、可扩充性、可复用性和可移植性。为减小信息系统功能与需求之间的偏差,本书在系统分析阶段便引入测试驱动的思想,在分析阶段采用黑盒方法进行测试数据的设计,在系统设计阶段采用白盒方法进行测试数据的设计,利用测试数据强化功能需求并对信息系统的功能进行检验。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方面,继续使用CMM/CMMI进行开发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因此,本书面向培养专业技术和管理技能的信息专业人才,适合作为高校信息类、计算机类专业课教材。

本书共分7章,首先介绍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其次介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的管理,最后以信息系统的开发阶段为基础,分章节介绍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业务流程及功能需求分析、信息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设计、系统测试与运行维护等开发阶段的工作内容、开发方法及相应的工作成果。本书第1~4章内容由陈佳和徐斌共同完成;第5、6章内容由谷锐完成;第7章内容由陈佳完成。书中附带的开发文档、课件由陈佳、谷锐、徐斌共同完成。

因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敬请读者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作者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