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教材题为《网络新闻编译》,其关键词一为“网络新闻”,二为“编译”。“网络新闻”是指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指本教材所选用的新闻案例均来自网络。为了保证案例的典型性,所选案例主要包括国内外主流媒体在其官网及客户端发布的新闻,但不包括其在社交媒体、公众号发布的新闻。“新闻编译”强调在将原语新闻转换为译语新闻的过程中不是逐字对译,而是综合考虑多重因素,对新闻的内容和呈现方式加以编辑和调整。新闻编译是基于高阶思维的创造性翻译活动,要求译者结合意识形态、媒体立场、读者对象辩证决策。
“网络新闻编译”是一门跨英语、翻译、新闻传播三个专业的启思型新文科特色课程,其内容不仅涉及中英语言知识和新闻写作知识,而且涉及新闻价值判断体系、翻译策略及方法等,适合英语和翻译专业本科高年级以及翻译硕士(MTI)和新闻传播硕士(MC)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使用。
本教材配套的网课访问总量已逾70万,为浙江省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材编写团队与环球网等国内知名双语媒体建立成熟的产学合作模式,建成省级“多语种新闻编译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相关成果推广至全国三十多所高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一、培养目标
本教材旨在培养谙熟国际新闻传播特点,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政治立场坚定,能够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国际新闻翻译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掌握网络新闻标题、导语、主体、引语、背景五大核心要件的功能价值、差异化双语写作范式、编译策略;掌握灾害、会议、外交、体育、经济、汽车、言论七大类主题网络新闻的功能价值、差异化双语写作范式、编译策略。
·能力目标:具备恰当筛选、批判解读、有据评价中英网络新闻报道的高阶思维能力;具备创造性开展多主题网络新闻编译的策略能力。
·素质目标: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对新闻翻译的宏观及微观影响,把握新闻再生产的价值和标准体系;树立正确的新闻编译观,树立国际读者意识,平衡冲突的价值诉求。
二、教材特点
教材编写团队借鉴国内外经典新闻写作教材、翻译教材的成功经验,汲取新闻传播、新闻翻译研究的前沿成果,基于与环球网等国内主流媒体的产学合作项目,融汇典型国际新闻编译案例,力求使本教材的内容设计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基于编写团队十余年的教学积累及反思,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融合性教学目标彰显新文科特色:网络新闻编译课程为跨专业的新文科特色课程,将新闻职业道德、新闻价值观、翻译价值观的构建与高阶思维能力、新闻翻译能力目标加以融合,超越语言教学藩篱,聚焦国际视野、职业素养,关注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决策思维提升,旨在实现新闻翻译专业能力多层次培养目标的同向同行。
·聚焦痛点学情设计教学内容:鉴于语言专业学习者新闻知识较为欠缺,不少学习者甚至盲目认同西方媒体这一学情,教材“上篇”设计为理论驱动,重点解读针对新闻二次生产的理论认知,旨在塑造学习者的新闻价值观、翻译观;鉴于不少学习者双语新闻写作能力相对欠缺的学情,教材“中篇”设计为新闻要件驱动,旨在筑牢双语写作根基,搭建基于中英写作范式差异的新闻编译思维;鉴于学习者普遍缺乏实战经验,翻译实践数量不足、翻译质量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的学情。“下篇”设计为新闻主题驱动,贴近新闻生产实践,解读主题新闻独特的功能价值,旨在搭建基于中英新闻价值取向差异的新闻编译策略思维,提升实战能力。
·价值主线引领教学过程:教材以意识形态主线贯穿,形成了价值引领的媒体立场分析、新闻文本分析、翻译实践策略分析。翻译研讨过程一问功能、二向价值、三问意图、四问差异,旨在确保学习者在与西方媒体及其新闻产品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能够见微知著,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导向。
·实践案例提供共鸣空间:基于同新闻媒体的产学合作,提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利导的新闻案例教学。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案侧,传授有温度、有厚度的知识,激发学习者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
三、教材内容
本教材共分为三部分,分别聚焦理论基础、新闻结构要件写作及编译策略、主题新闻写作及编译策略,注重补充价值取向的理论知识,注重设计反思驱动的新闻编译实践。
上篇 理论基础:新闻编译的价值判断体系,共4章,通过理论学习,基于案例研讨,搭建意识形态主线、新闻编译观、新闻价值观,树立有志于新闻编译学习者的职业意识和文化自信。
中篇新闻结构要素:写作及编译策略,共6章,聚焦标题、导语等五项新闻结构要件的中英文写作范式及编译策略,开展短篇编译实践,帮助学习者内化新闻知识。下篇 主题新闻:写作及编译策略,共7章,聚焦七大主题新闻的撰写范式和编译策略,丰富学习者的实战经验。
四、编著者分工
本教材编写组成员来自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专业,二者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本教材编著者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名师,编写组成员为两校“网络新闻编译”课程一线主讲教师,且多年从事校企合作新闻项目翻译及审校工作。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荣誉。教材各章分工如下:
第1~5章贺莺
第6-7章崔振峰、贺莺
第8~10章张旭
第11-12章 贺莺
第13章张旭
第14-15章 崔振峰、贺莺
第16章张旭
第17章贺莺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教材编写组
2024年4月1日